午門,紫禁城的正門,如同一座宏偉的城樓,東西北三面城臺緊緊相連,環抱出一個寬闊的方形廣場。
北面門樓,面闊九間,重檐黃瓦,巍峨壯麗。
站在城樓上,可以感受到那種皇家威嚴迎面而來。
城樓東西兩側,各有雁翅樓延伸而出,其獨特的造型如同大雁展翅,樓臺之上的廡房則排列如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明朝時期,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檐盝頂的闕亭,亭頂之上是一個大球形的裝飾,顯得尤為獨特。
然而到了清朝,裝飾發生了變化,變為尖頂之上再嵌一個小球,雖然有些許的改變,卻絲毫不影響整體的氣勢。
午門的五個門洞是它的另一個特色。從正面看似乎只有三個門洞,但實際上還有左右兩個掖門隱藏在城臺內側。
這兩個門洞分別向東、向西伸進地臺之中,再向北拐,從城臺北面出去。
因此從午門的背面看,就有五個門洞了,故有“明三暗五”之稱。
當中的正門叫御道,只有皇帝才能由此出入,彰顯皇家的威嚴和尊貴。
皇后在婚禮時才能經此門入宮一次,平時則只能選擇走神武門。
御道兩側為左右闕門,尋常人是不準通行的,只有負責保衛執勤的皇城衛士可以出入。
而左右掖門則是文武百官進入皇宮的通道。
午門正中門樓左右的兩座闕亭內設有鐘鼓,何時鳴鐘,何時擊鼓,都有嚴格的規定。
這些規定由宦官負責執行。
午門門口常年有大量的皇城衛士守衛,他們是由之前的凈軍(閹人)組成,直接聽命于御馬監。
今日負責午門守衛的皇城衛將軍是皇城衛指揮使周中。
周中武藝高強,十八般武藝無一不通,深受汪直器重,也是汪直的幾個干兒子之一。
“⊙o⊙哇,公公,這就是大明皇帝陛下住的地方嗎?”
毗奢耶那伽羅帝國二王子庫瑪拉·馬德羅眼中閃爍著驚嘆和好奇的光芒。
他在漂洋過海來到大明的過程中,曾訪問過許多國家,但從未見過如此規模宏大、壯麗莊嚴的皇宮。
這紫禁城讓他深刻體驗到了大明的強大與繁榮。
庫瑪拉心中暗暗贊嘆,這里不僅僅是一座皇宮,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長卷,每個角落都散發著歷史的韻味和文化底蘊。
站在午門前,他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厚重與偉大,同時也領悟到了皇權至上的絕對威嚴。
這一刻,他更加期待能夠深入了解這座神秘的皇宮背后的故事和歷史。
在明麗的陽光下,內官監少監王敬瞥了一眼初來乍到的二王子庫瑪拉·馬德羅,微笑著指向宏偉的建筑,自豪地說:
“這里是我大明皇帝的居所,名為紫禁城,也是我大明群臣向皇帝稟報國事的地方。”
庫瑪拉·馬德羅聽得目瞪口呆,他環視著這座威嚴的皇宮,不禁感嘆:
“真是令人驚嘆!
這大門的守衛們威風凜凜,如同天神一般!”
對于庫瑪拉·馬德羅這樣的鄉巴佬,王敬并未嘲笑,畢竟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他們還只是未開化的蠻夷。
他心下暗想,他們的國家大概也就只有一個大明的府城大,可憐見的,都沒見過真正的世面。
王敬作為內官監的少監負責領路,從容地帶領著庫瑪拉·馬德羅前行。
他以平和的語氣向這位異國王子解釋著天朝的禮儀文化:
“你們從西洋遠道而來,對于我天朝的文化習俗未必了解,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正說著,一聲冷峻的喝止聲打斷了他們:“站住!什么人,知道這條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