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夜色漸濃,徐世良站在劉健府邸的大堂中,話語擲地有聲,仿佛一道道無形的利箭射入了在場每一位官員的心田。
他的目光如炬,語帶悲憤:“孔家千年圣脈,怎可受此屈辱!
朱家所作所為,實乃天怒人怨!”
刑部尚書張鎣拍案而起,聲如洪鐘:
“徐監正說得沒錯!
太子殘暴,若繼位,天下必將大亂!
我輩豈能坐視不理?”
吏部右侍郎王鏊緊隨其后,慨然應和:
“正是,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天下百姓,我等必須挺身而出!”
這時,兵部右侍郎劉大夏挺身而出,聲音堅定:
“宮中傳來密報,太子竟要收回鹽引,這不是斷了我等財路嗎?
錢財乃是身外之物,若非為了天下百姓,我等又何必如此費心勞神?
老百姓身上錢多了,他們會想著干活?
我們這樣還不是為了百姓有動力干活,這不都是為了百姓,他們為什么不能理解我們的苦心?
這太子,分明是想擾亂天下!”
林聰話音一落,大堂內頓時炸開了鍋。
官員們議論紛紛,情緒激憤。
兵部右侍郎劉大夏跟著大聲疾呼:
“再說了,我們賺錢不都是為了老百姓過的好嗎?
如今太子如此作為,簡直不可理喻!”
劉健眼中閃過一抹精光,他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我有一計。
我們可持此令牌為證物,號召京城文人士子前往午門示威,逼迫太子或陛下給個說法。
若他們同意取消收回我等手中的鹽引便罷,要是不同意取消收回鹽引,我們便將此事鬧得滿城風雨!
讓天下文人士子看看,孔圣后代是如何被殘暴的太子以及爪牙廠衛所滅的!
在此之前,我們還需散布孔圣府被錦衣衛所滅的消息,激起民憤,屆時再一舉發難!”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紛紛表示贊同。
他們明白,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關乎整個大明江山和天下蒼生的命運。
夜色中,這些官員們陸續離開了劉健的府邸,踏上了按照計劃行事的道路。
次日清晨,京城的大街小巷便傳遍了孔圣府被錦衣衛所滅的消息。
文人士子們聞訊后義憤填膺,他們紛紛拿起筆墨紙硯,撰寫檄文聲討太子和錦衣衛的暴行。
一時間,整個京城都籠罩在了一片憤怒和不滿的氛圍之中。
在這些文人士子中,一些有才華的年輕人尤為引人注目。
他們才華橫溢,文章犀利,一夜之間便寫出了數篇檄文,傳遍京城。
他們在檄文中寫道:“孔家乃我輩文人之楷模,今竟遭此厄運,實乃天下之大不幸!
我等豈能袖手旁觀?
當共赴國難,以保我文人不衰,大明江山永固!”
這樣的檄文如同一把火種,點燃了京城文人士子們的憤怒之火。
他們紛紛響應號召,準備一同前往齊聚午門示威。
在烈日下,他們高舉旗幟,大聲吶喊:
“還我孔圣府!嚴懲錦衣衛暴行!”
在朱雀大街上,人群涌動,如同一股巨大的洪流,他們的聲音匯聚成一股震耳欲聾的聲浪,仿佛要將整個京城都掀翻。
他們高舉著手中的標語,大聲呼喊:
“還我孔圣府!還我孔圣府!”
這是他們對文化傳統的捍衛,對尊嚴的堅守還是有著其他目的,不得而知。
在這座看似平凡的酒館之內,卻猶如一個小型的朝廷議會,座無虛席,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