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陽光斑駁地灑在紫禁城的古老磚石上,投下片片金黃的光影,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午門廣場,數萬名書生匯聚于此,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憤怒和絕望。
這些人中,有的身著考究的儒服,手持卷軸,一副溫文爾雅的模樣;有的則衣衫襤褸,但仍不失讀書人的傲骨。
他們圍聚在午門前,聲嘶力竭地呼喊,希望朝廷能重視他們的訴求,徹查錦衣衛的暴行,為孔圣府正名。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那是之前沖突中不幸喪生的文人士子的血跡。
血痕斑斑的石板路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殘酷,也記錄著士子們為正義而戰的決心。
羽林衛們身披鐵甲,騎著雄壯的戰馬,長矛在手,他們面無表情地俯瞰著下方的士子。
雖然他們的目光冷硬,但在那冷硬之下,也隱藏著對這群士子的敬畏和尊重。
此時,為首的一位身披鎧甲的將領目光如炬,他手持長劍,劍尖指向下方的士子。
只要一聲令下,他就會揮劍指揮羽林衛鎮壓這些鬧事的書生。
一旁的戚寧猶豫著,他問道:“萬指揮使,現在怎么辦,是下令射殺么?”
指揮使萬達深吸一口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復雜的情緒。
他看了看下方的士子,又看了看手中的長劍,最終他說道:
“他們不肯離去,不射殺干嘛,這群書生于國家無用,殺了!”
就在戚寧準備下令時,遠處突然傳來聲音:“住手!”
隨著聲音的落下,幾個轎子快速往這邊趕來。
轎簾掀開,走出幾名官員。他們身著朝服,氣度不凡。
見到這些官員,書生們頓時興奮起來,他們紛紛喊道:
“劉閣老來了,看看這些兵還怎么欺負我們!”
“就是,不但閣老來了,連兵部右侍郎劉大人也來了!”
在他們眼里,這些官員是救星,是正義的化身。
指揮使萬達看著走來的官員,臉上露出微笑。
他拱了拱手:“原來是劉閣老呀,末將有禮了!”
內閣次輔劉健看著眼前的景象,眉頭緊鎖。他問道:
“萬指揮使,這是怎么回事?這地上怎么死這么多文人士子?”
指揮使萬達搖了搖頭:“本座不知,本座來的時候,已經是這樣了!”
此時,皇城衛指揮使周中走上前來,他得意地笑道:
“這些文人士子,想要強闖宮門造反,殺了他們又如何?
就是我們皇城侍衛殺的,咋滴?”
聽到周中如此囂張的話語,內閣次輔劉健怒了。
他大聲說道:“這些文人士子,都是我大明的棟梁之材。
他們為國家出生入死,為民請命。
你能如此輕率地決定他們的生死?”
指揮使周中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國家棟梁?那也得看是誰。
這些書生空談誤國,他們懂什么國家大事?”
內閣次輔劉健氣得直哆嗦:“你!你簡直目無王法!
這些士子們的訴求是合理的,他們要求徹查錦衣衛的暴行,為孔圣府正名。
這是正義之聲,你怎么能置若罔聞?”
萬達和周中相視一眼,他們心中雖然不滿,但也知道這些官員不好對付。
于是他們決定暫時退讓一步,看看這些官員能鬧出什么花樣來。
然而書生們并不打算就此罷休。
他們繼續聚集在午門前呼喊口號要求朝廷重視他們的訴求還孔圣府一個公道……
在紫禁城的朱紅大門前,一群身著朝服的大臣們齊聚一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