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老聽完,不禁笑道:“顯兒,你雖然說得有理,但我還是不信。
一個兩歲的孩子怎么可能那么聰明?
這簡直不合常理!”
蕭顯信心滿滿地回答道:
“奶奶,這世間奇事多了去了。
就拿北宋的蔡伯俙來說吧,他雖然不到三歲,但已經能作詩,還懂得人情世故,比許多成年人都狡猾。
還有春秋時期的項橐,他六七歲時就已經讓孔子自愧不如。
孔子問他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而孔子被他反過來問問題時,他卻一個字都沒答出來。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天賦異稟的人確實存在。
太子爺能成為神童,也不足為奇!”
孤老越聽越震驚,忍不住追問道:“蔡伯俙和項橐真的那么厲害嗎?
他們回答的都是些什么問題呀?”
蕭顯略一思索,便列舉了其中幾個問題:“孔子問的都是一些。
什么車沒車輪?什么牛不生小牛?
什么馬不生小馬?什么刀沒刀環?
什么火沒煙?什么人沒妻子?
什么女子沒丈夫?什么季節白天短?
什么季節白天長?什么樹沒樹葉?
什么城沒官員?什么人沒名字?”
孤老聽得目瞪口呆,感嘆道:“原來世間真的有如此聰明絕頂之人啊!
顯兒,你的見識真是了不得!”
這些問題,宛如一串串迷人的謎語,容易讓人一時陷入了沉思。
因為這都是些極其刁鉆難解的問題,并且此時他才六七歲。
卻一一答出,而他只問孔子三個問題,孔子卻一個字都答不上,最后孔子尊一個小孩為老師。
蕭顯繼續說道:“還有這些都是七歲之前的神童,比如:
曹沖:三國曹孟德的兒子,曹沖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超人的天賦,五六歲的智商就與成年人一般,還留下了“曹沖稱象”的典故。
李賀:唐代著名的詩人,六七歲時就能吟詩作對,曾即興賦詩《高軒過》。
蔡文姬:東漢末年著名的女才人和文學家,作品《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并且六歲時能聽琴辨音,無師自通掌握音律。
方仲永:五歲前不識字,某日突然能識字并一口氣寫了四句詩。
奶奶這些都是七歲前的,七歲后的神童,就更多了,這里就不列舉了。
但顯兒發現,神童之人雖多,但大多數,并不長壽,這倒是不知是什么原因!”
第二日*將軍府。
黎明,陽光透過薄霧,溫暖地灑落在將軍府的青石地面上。
守備將軍劉松忠,這位身披亮銀色鎧甲的英勇將領,正端坐在堂上。
他的鎧甲在晨曦的映照下,閃爍著冷冽而堅定的光芒,宛如一座孤獨的山峰,屹立不倒。
他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能夠洞察世間的萬千風云。
他的雙手交疊在精致的案幾上,一旁燃燒的檀香,散發出淡淡的香氣,與堂上的靜謐氣氛形成鮮明的對比。
此時,一位老人弓著背,步履蹣跚地走進堂中。
她的白發在昏黃的燈光下顯得異常醒目,宛如一片被歲月漂白的雪地。
她的雙手緊緊握著幾張紙張,那是她侄孫蕭顯的字跡,字里行間充滿了力量與希望。
老人的眼中閃爍著期待與敬畏的光芒,她凝視著劉松忠,仿佛在尋找一個能夠改變命運的契機。
堂上的氣氛莊重而肅穆,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凝固了。
劉松忠微微抬起頭,他的目光與老人的視線在空中交匯。
他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