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紫禁城*奉天門下。
紫禁城的早晨如詩如畫。
奉天門下。
陽光初照,金色的光芒灑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映照出一種神秘而莊嚴(yán)的氛圍。
文武百官,早已五拜三叩。
一絲不茍地排列在兩側(cè)。
等待著皇帝的早朝。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帝的身影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
夜晚的靜謐開始被打破。
眾人的心中泛起了漣漪。
一位文官低聲詢問:
“皇上今日怎的還未到來?”
聲音中透著一絲不安。
另一位文官則帶著一絲鄙夷的語氣回答:“呵呵呵,估計又是不上朝了!”
隨著議論聲越來越大。
兵部右侍郎劉大夏開始感到焦慮,他向內(nèi)閣次輔劉健詢問道:
“劉閣老,看這樣子。
今日皇帝還是不上朝吧?”
劉健皺眉沉思,回答道:
“不知這陛下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總之還是要小心點!”
劉大夏嘆了口氣:“可是底下的很多人,已經(jīng)按耐不住,所以許多人都沒有來上朝呀!”
劉健驚訝地問:“多少人沒來上朝?”
劉大夏搖頭道:
“具體不知,大概有大幾十個官員吧!”
劉健嘆息道:“這些人,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東西,他們是自討苦吃……
一點點苦都吃不了,談何大事?”
劉大夏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
心中對這些人充滿了不屑。
然而,他們也清楚,這種人占據(jù)了多數(shù),他們也無能為力。
此時,站在不遠(yuǎn)處的內(nèi)閣首輔李秉。
一臉淡然,微瞇著眼睛。
仿佛在思考著什么。
內(nèi)閣大臣馬文升走過來問道:“首輔,你看看今日陛下是不是又不來上朝了?”
李秉輕輕搖了搖頭:
“不清楚,陛下的智慧豈是我們能夠揣測的?此時最需要的就是平復(fù)心情,耐心等待!”
隨著時間的推移。
早朝的鐘聲已經(jīng)敲響。
但皇帝仍然沒有出現(xiàn)。
眾人開始感到不安和焦慮,他們知道,這場早朝已經(jīng)變得不同尋常了。
馬文升眉頭微皺,沉聲道:
“劉健那群人這幾日早朝缺席不少,如此我們豈不是在朝廷上處于吃虧了?”
李秉卻輕輕地笑了,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輕聲說道:
“別管他們,我們做好自己,繼續(xù)按兵不動,這樣才能以逸待勞。
這就像是圍棋中的策略,以靜制動。
后發(fā)制人。
對付商輅那群人,我們必須得小心翼翼,畢竟陛下可不是省油的燈。
相信本閣,吃虧的終究是他們!”
馬文升聽后,眼中閃過一絲欽佩之色,拱手道:
“首輔真是深謀遠(yuǎn)慮,文升佩服!”
就在這時,一道尖細(xì)的太監(jiān)聲音打破了朝廷的寂靜:“陛下駕到!”
百官們立刻整頓衣冠,齊刷刷地跪拜在地,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成化帝朱見深身穿赭黃色龍袍,端坐在龍椅之上,他的目光如炬,審視著下方的百官。
太子朱佑極則站在一旁。
朱見深掃視了一眼百官,然后緩緩開口:“眾位愛卿,平身吧!”
“謝陛下!”
百官們齊聲應(yīng)道,隨后站起身來。
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