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本上奏。
近日,江南一帶頻發大案,經老臣親自查證,諸多線索皆指向宮中的汪直公公!”
此言一出,大殿內仿佛落針可聞。
朱見深坐在龍椅上上,目光如炬,直射向劉健,他深知汪直跟隨太子多年。
忠心耿耿,但此刻卻聽到他涉嫌重大案件的消息,心中不禁涌起一陣復雜的情緒。
“愛卿,此事可有確鑿證據?”
朱見深沉聲問道。
劉健點頭,雙手呈上奏本:
“陛下,此乃江南各地官員聯名上奏的證詞,以及相關的物證。
俱已一一呈上,請陛下過目!”
朱見深接過奏本,一頁頁翻閱。
臉色逐漸變得凝重,抬頭望向劉健,眼中閃過一絲沉痛:“汪直跟隨太子多年。
一直忠心耿耿。
朕實在不愿相信他會做出這等事來!”
此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太子朱佑極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滿臉焦慮,眼中閃爍著不信任的光芒:
“父皇,兒臣聽說汪直犯了事?
這怎么可能呢?
他一直是兒臣最信任的人!”
朱見深看著兒子焦急的神情。
心中不禁嘆息。
他知道太子與汪直之間的深厚情誼,但此刻他必須保持冷靜和公正。
“極兒,你先起來!”朱見深緩緩開口。
“此事朕會親自查明真相。
要是汪直真的有罪,朕絕不姑息。
若他是被冤枉的,朕也會還他清白…”
太子抬起頭,眼中滿是不甘和擔憂。
劉健站在一旁,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老臣知道太子與汪直公公情誼深厚。
但法不容情。
若是汪公公真的犯了錯。
那么他也必須接受應有的懲罰!”
兵部右侍郎劉大夏站了出來,言辭堅定:“確實如此,太子殿下年紀雖輕。
但智慧過人,然而如今被那些狡黠的宦官圍繞,難免會受他們誤導。
瞧那汪直如今涉嫌罪行,如若不能予以嚴厲制裁,未來這宦官集團豈不將更加猖狂無忌。
誰知會不會再掀起。
像漢末十常侍那樣的亂局?”
刑部尚書張鎣也緊隨其后,語氣沉重:
“陛下,此事非處理不可。
民間早已怨聲載道,民心不穩。
為了一個小小的宦官而失去萬民的擁戴,實在是得不償失?。 ?
皇帝朱見深面露難色,沉吟片刻后。
終于發話:“朕心中有數。
知道該如何處理!”
太子朱佑極焦急地開口:“父皇,兒臣認為此事還需深入調查,汪直并非外界所傳那般不堪!”
劉大夏卻冷笑一聲,勸誡道:
“太子殿下,人心隔肚皮。
這些人擅長偽裝。
切不可輕易被他們蒙騙!”
朱見深揮手打斷了二人的爭論,輕聲對太子說道:“極兒,你暫且放下此事。
無論汪直是否涉及罪案。
他都必須回京接受調查!”
他心中明白,兒子對汪直的感情深厚。
但他也清楚,如今眾多奏折紛紛上呈。
其中必有蹊蹺。
很可能是文官集團又在搞鬼。
因此,他必須讓汪直回來自證清白,以平息這場風波。
皇帝朱見深深吸了口氣,沉聲吩咐道:
“懷恩,你去擬旨,追回前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