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劉健府邸內。
三人圍坐于茶案旁,各自輕舉茶杯,細品那裊裊茶香,仿佛這縷縷熱氣能帶走世間的塵埃,撫平內心的波瀾。
劉健的目光,穿透了蒸騰的熱氣,顯得尤為深邃而凝重,緩緩啟唇,聲音中帶著幾分歲月沉淀的滄桑:“張賢弟,你我皆是為了大局籌謀,有些事,既不可操之過急,亦不可貽誤時機。
太子之事,牽動朝野上下,一旦行差踏錯,便是萬劫不復之境。
你我之間的盟約,劉健定當銘記心間,全力以赴,促成此事。”
張巒聞言,面色稍緩,但眼中的戒備之色并未完全褪去,輕輕點頭,以示對劉健的解釋的接受,然心中卻暗自盤算,如何確保自家的利益。
他輕嘆一聲,語帶憂慮:“劉閣老,您的為人我自然是信得過的,只是這世事難料。
還望您多加費心,把這親事定下。”
一旁的劉大夏見狀,連忙插話,試圖緩和這微妙的氣氛:“張監生所言極是,但有劉閣老在此坐鎮,一切自當無憂。
而且三皇子朱佑樘天資聰穎,若他日登基,亦是眾望所歸,屆時,張家的榮耀,自是指日可待。”
三人各懷心思,默默品茶之際。
一名仆人匆匆步入亭中,行禮后稟報道:“閣老,李福斌李總兵已至府外,請求面見。”
劉健聞言,目光一閃,隨即對張巒與劉大夏道:“好,速請李總兵入內。”
李福斌步入廳堂,見內閣次輔劉健端坐其上,連忙行禮:“福斌見過閣老!”
劉健擺手示意其不必多禮,笑道:
“坐坐坐,都是自己人,不必拘禮,今日請你來,實則是為了你孫子的終生大事。”
李福斌聞言,面露疑惑:“終生大事?可他現在才八歲,是否過早?”
張巒微微一笑,道:“不早不早,可以先定親嘛,李總兵,我們即將要成為親家了。”
李福斌一愣,隨即問道:“親家?這是何意?”
劉大夏適時接過話頭,解釋道:“昔日商閣老曾言,您的孫子必將成為未來的帝王。
為確保您孫子抓穩權力,皇后人選自當出自我等可信之人,因此,我們決定讓張家與李家聯姻,張巒之女正值豆蔻年華。
與三皇子同齡,正是天作之合。”
李福斌聞言,點了點頭,卻又眉頭緊鎖:“此事雖好,但為何此前未曾提及?
且近日我聞,鎮守太監谷大用率遼東兵馬,正向山海關逼近,此事你們如何看待?”
張巒笑道:“李總兵無需擔憂,我已親赴山海關,說服守將劉松忠歸順于我們。
遼東兵馬雖強,但多為騎兵,難以攻克山海關之險,他們短時間內,絕無可能威脅到京城。”
李福斌這才稍感安心,又問道:
“那太子那邊情況如何?”
劉大夏嘆道:“太子命硬,我們雖用盡手段,卻也只令他昏迷不醒。
但長此以往,無人解毒,他必死無疑。”
張巒眉頭緊鎖,追問道:
“那些維護太子的官員府邸,可有異動?
他們若尋得名醫,則前功盡棄。”
現在親事定下,張巒自然希望太子早點毒發身亡,讓三皇子朱佑樘繼皇太子。
這樣他女兒也就是未來的皇后,滿門榮寵。
甚至自己的孫子,也是下一任皇帝。
劉健搖了搖頭,道:“目前僅知內官監掌印太監梁芳,曾秘密出宮,前往保國公朱永府上。
但京城名醫皆已被我等控制,他們難以找到救治太子的良醫。”
劉大夏沉吟片刻,道:“梁芳與朱永皆是太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