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秦王府。
元末明初,太祖朱元璋攻克關中地區。
洪武二年,即公元1368年,下旨將奉元路改成了西安府,取安定西北的寓意,從此之后長安更名為西安直到今日。
西安府的地盤廣闊,東邊與河南為界,西邊與鳳翔府為鄰,北部連接延安府,西北為慶陽府,向南可以直抵漢中府。
西安城為“城三重,壕三重”西安城宮城長數十里、城墻高厚、城河深廣,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超大城池,除去京城以外,就數這西安城和南京城最為宏偉。
而城中的秦王府作為“天下第一藩”明初北方邊疆受封的藩王之首,不僅政治地位崇高。
而且“富甲天下,擁貲千萬”,這秦王府城規模也是居各藩王府之首。
“規模宏壯,將以懾服人心,藉固藩籬”。
并且在占地面積、城墻高厚與宮室間數等方面,也是無與倫比的。
秦王府的大堂內,氣氛凝重而莊嚴。
秦王朱公錫端坐于王位之上,目光深邃地凝視著身旁的鎮守太監馬永成,緩緩開口:
“馬公公,此番您領大軍至此。
究竟所為何事?”
秦王朱公錫和鎮守馬永成常有來往,朱公錫雖然身為藩王,但行事更加小心翼翼,自然少不得巴結馬永成。
一來二去,兩人關系還算不錯。
馬永成的臉上掛著幾分莫測高深的笑容,答道:“秦王,咱家此行,實為勤王而來。
因要途經潼關,無奈未備攻城之具,糧草亦顯匱乏,知秦王府素來豐饒,特來相求。”
朱公錫聞言,眉頭微蹙,旋即舒展,語氣平和:“看在公公的情面上,糧草與器械,本王自當慷慨解囊。
然,本王以為,公公或可稍安勿躁,先探明虛實再作打算,畢竟,陜西乃公公之地。
在此地行事自然無虞,但若踏出陜西,一切便不同了,說難聽點那就是造反,況且太子……”
馬永成聞言,眼神閃爍:
“秦王此言,莫非意指太子……”
朱公錫輕輕搖頭,打斷了他的猜測:“太子應暫無恙,且你干爹汪直已返京城,局勢尚算穩定,倒是陜西布政司之人,需更加提防。”
馬永成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秦王之意,莫非是擔心咱家一走,那些陜西官員便要開始興風作浪?”
朱公錫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憂慮與不屑:“公公果然睿智,一語中的。
此事遠非表面那般簡單。
爾等身為太子心腹,一旦攻破潼關,造反罪名就坐實,日后太子醒來,豈不是讓太子難堪?
而那東林黨文官都是些擅長背后算計、玩弄權術之輩,不得不防。”
馬永成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端起茶盞輕抿一口,似乎在品味著茶中的深意:
“那就再等等吧,哦……對了,秦王對這些文人似乎頗有微詞?”
朱公錫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抹怒意:“哼,這些東林黨人,個個道貌岸然,實則虛偽至極。
本王恨不得將他們一一繩之以法。
以儆效尤!”
馬永成見狀,饒有興趣地放下了茶盞:
“哦?秦王若愿講。
不妨細細道來,咱家洗耳恭聽。”
朱公錫深吸一口氣:“宣德四年,東林黨人便曾試圖拉攏我父秦康王朱志??。
父王身為朱家子孫,自是不為所動。
未曾想,他們竟在宣德三年秋,趁皇帝親征未歸之際,指使王府護衛軍張嵩密告朝廷,誣陷父王擁兵自重。
父王為表清白,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