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山鎮一時成為招商引資典型,各地政府紛紛派人前來參觀學習。
在南津縣委常委會上,吳健大談石門山鎮引進外資成功經驗,號召在全縣掀起引進外資熱潮,并將引進外資金額列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重要指標之一。
南津縣外貿局長到了五十二周歲,按照組織內部掌握標準,需要退居二線。
縣委組織部有意讓張叔杰擔任局長,促進全縣引進外資工作再上新臺階。
石門山鎮有上任黨委書記提拔為副縣級先例,張叔杰覺得自己政績遠超上任,全鎮國民生產總值將會超額完成任務,引進外資金額領先別的鄉鎮。
當縣委組織部領導征求意見時,他沒有同意,表示對石門山鎮有感情,希望再為地方服務一段時間,其實是想為晉升副縣級積累更大政績。
李遠方得知這個消息后,思量自己如何把握住這次機會。
競爭外貿局長是不可能的,甚至副局長也很難。
他眼前一亮,想到一個主意,促使畢國亮競爭外貿局長,空出來鎮長位置,自己即使不能得到,還有希望前進一步,有可能轉為黨委副書記。
他來到鎮長辦公室,告訴畢國亮這個消息,鼓勵道:
“鎮長,在張書記不想離開石門山鎮的情況下,您可以競爭外貿局長。”
“遠方鎮長,鄉鎮黨委書記可以調任外貿局長,鎮長大多數安排副職。”
“鎮長,石門山鎮成為外資鎮,您做出很大貢獻。縣委重視引進外資工作,提拔您為外貿局長,具有很強的正面引導作用。”
畢國亮立刻心動,故意說道:“我覺得希望不太大。”
李遠方鼓勵道:“鎮長,只要您稍微運作一下,相信會抓住這個機會。”
畢國亮點起一支煙,思考片刻,按滅煙頭,下定決心:
“遠方鎮長,我準備約高洪兵副縣長吃飯,你也參加,與他熟悉后,有利于以后進步。”
在官場上,每名官員都有自己的關系網,不會隨便透露給外人。
李遠方能夠得到這個機會,說明畢國亮將他視為心腹,趕緊表示感謝。
在第三天晚上,畢國亮安排了飯局,與李遠方早早來到酒店,等到高洪兵到來后,陪著他到雅座間坐下,開始吃菜喝酒。
盡管畢國亮有目的,沒有表現得急不可待,只是說些高洪兵感興趣的話題。
李遠方采取潛移默化方式,借著高洪兵詢問的機會,酒酣耳熱之時,大談石門山鎮突飛猛進的經濟形勢,把一切成績都歸功于畢國亮。
“畢鎮長有很強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在石門山鎮干部群眾中享有很高威信,主持 ‘村村通電話’工程,讓干部群眾享受到便捷化通信服務。
他不回避矛盾,勇于面對困難,親自解決職工上訪問題,并借機對停產企業整頓,啟動盤活資產工程,推動石門山鎮工業經濟走在全縣前列。
針對石門山鎮漁業公司沒有碼頭的情況下,他提出到埠口鎮找地方建設碼頭的設想,并主持與縣造船廠談判協商,拿到填海土地,建成石門山漁港。
他到南韓招商引資也是卓有成效,與五名外商達成投資協議,并且投資項目全部落地。他還爭取到南韓基金會募集資金三千萬元,方才有了石門山風景區大好局面。”
高洪兵分管全縣工業經濟,經常到石門山鎮調研,再加上多位有份量的人多次提起,對李遠方有深刻了解,知道他所作所為。
此時,他把功勞推給鎮長,說明很懂官場規則。
畢國亮沒有飄飄然,誠懇地說道:“高縣長,我是鎮長,既要負責鎮政府的全面管理,規劃鎮域發展策略,還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提高政府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