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城墻上一個又一個女真八旗兵不見蹤影,劉卓不禁笑了笑,隨即吩咐所有的將士準備戰斗。
果然如劉卓所料,韃子將領看到城下列陣的明軍才三千人左右,不禁想要出城迎擊。
城門完全打開后,一個又一個的后金八旗騎兵沖向明軍。
當韃子騎兵距離明軍不足三百米時,一個個的明軍舉起燧發槍,瞄準了前方的騎兵。
與此同時,后金韃子兩翼各出現大量的明軍將士,不斷向著中心的韃子騎兵圍去。
當韃子騎兵沖到距離明軍不足一百五十米時,大多數韃子騎兵都是一臉的興奮。
韃子將領望著前方舉起的一個又一個火銃,頓時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這火銃與以往所遇明軍手中的樣式不太一樣啊。
當沖到距離明軍不足百米的時候,部分韃子覺得這些明軍不好對付,這都沖到跟前了,沒有一絲的慌亂。
“放。”
隨著一聲命令的下達,最前列的將士瞄準目標扣動扳機向前方的目標射擊。
“準備,放。”
又是一聲命令響起,第一排的將士轉向后排,第二排緊握燧發槍的將士瞄準后扣動扳機。
槍聲不斷響起,中槍的韃子、戰馬紛紛墜倒,一聲聲的慘叫不絕于耳。
時不時還有沖鋒而來的后隊騎兵踐踏而來。
畢竟,高速沖鋒而來的騎兵是不可以隨意停下來的。
“放。”接著是第三隊……
劉卓望著倒地的后金八旗兵不停哀嚎,心中也是頗為痛快。
自努爾哈赤起兵攻明以來,死在韃子手上的漢人百姓、將士可不少。
此番也實踐了燧發槍的破甲能力,以后的改進方向也有了。
兩翼的明軍將士,見沖鋒的騎兵沖鋒已經受挫,轉而圍攻后方跟隨出城的韃子步兵。
后方的女真韃子步兵看到領隊的甲喇額真慘死,只是短暫的愣神后,就在其他將領的帶隊下,不要命的沖擊左翼陣型。
主要是后金制定的軍法太嚴苛,將領戰死,其他將士不拼命回去也是死。
左翼的明軍在幾輪的射擊后,便有上百的女真韃倒地不起,但沖陣的韃子距離明軍也越來越近。
此時,后金韃子拿起手中的弓箭紛紛瞄準推進的明軍直射。
不曾想射擊在明軍頭盔上、重甲上的箭,竟然破不了甲。全套的板甲是所有盔甲中防御力最強的,其不失靈活性,也可以大幅降低體力的消耗。
頭盔也是多層鐵片、牛皮制成。
這讓后金將領直接無語了,以前也沒遇到,這什么情況啊。
以往,遼東明軍的棉甲防御值太高,尋常刀劍槍刺根本沒有用,只能利用弓箭短距離的強大殺傷來破棉甲。
此外,女真八旗兵無法在戰馬奔跑時,還能保持著較高的擊中率,索性到了戰場直接就下馬步戰迎敵沖鋒。
望著已經沖到眼前明軍,女真八旗兵也不再思索弓箭的問題,索性放棄弓箭,紛紛拿起兵器向明軍沖去。
明軍將士看到后金的弓箭紛紛沒了作用,在將領的帶領下一個個紛紛士氣高昂、悍不畏死,也沖向敵軍。
歷史上的重裝步兵,出名的也就那么幾個。
戰國魏武卒,吳起率領的魏武卒創下“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余均不分勝負”。
東漢末期陷陣營,有評價“所將八百余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
盛唐陌刀隊,李嗣業麾下的重裝步兵,被稱“騎兵的克星”。
宋代步人甲,岳飛、韓世忠都是以鐵甲、長槍強弩裝備的步兵抗擊金軍騎兵。
雙方都是千人隊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