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濟南城也就十多萬人,管理、治理都頗為簡單。
劉卓首先下手的還是路面,將整個濟南城街道做了翻新,至于其它設施一律未動。
接著就是大力打擊城中的偷雞摸狗、仗勢欺人、欺軟怕硬等較為惡劣的行為。
頓時,整個濟南城的治安狀況,大為改善,雖還做不到夜不閉戶,但城內的眾百姓紛紛拍手叫好。
然后,劉卓在吩咐李常在等人在濟南城大肆購置的各種店鋪。有各色布匹店十余家,綢緞店二十家,雜貨店三十二家,酒肆、酒館不計其數。
店中的伙計、學徒不僅服務態度好,商品更是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隨著濟南城至登州府城之間水泥路貫通,東西兩地的百姓交流也更加頻繁。
濟南城與益都城則是成為了東西兩地百姓交流的中心。
萊州府的豆油與花生油、聊城的棗子、青州柿餅、濟寧煙草、德州涼帽、臨清竹編、顏神鎮的陶瓷、博山的琉璃、萊州的蒲扇、蒲席、蒲鞋等在濟南城、益都城都能看得見。
經過幾個月的動工建造,劉卓花重金建造的宅院再有兩個多月就完工了。
為了這座宅子,劉卓操心不少,不僅親自參與修建,還改了原有的部分圖紙,讓一眾施工的師傅很是無奈。劉卓也不在乎那些人的看法,我出錢蓋房子,一切聽我的。
當劉卓把心思放在城外宅院上的時候,魏忠賢派的人也抵達了濟南城。
“濟南城,終于到了。”孫云鶴面露笑容,對著幾人說道。
“先找個地方落腳,然后好好吃一頓,再談其它。”開武館的楊師傅吩咐道。
“好。先入城。”孫云鶴隨口道。
進入濟南城后,眾人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干凈無物的路面、整齊排列的攤販、不停吆喝的叫賣聲、五顏六色的各式招牌等紛紛映入眼簾。
大約一二十息的功夫,便有一個伙計走向前來詢問:“幾位爺,第一次來濟南吧,趕路辛苦,要不要上飄香樓解解饞,那可是整個濟南城最好的酒肆。”
“最好的?能有多好?”孫云鶴好奇道。
“這位爺,您可是問到點子上了。飄香樓的烹飪手法與以往的有些不同,菜式種類更是多種多樣。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應有盡有。”
“就算在店里吃上一個月也不會重樣,至于酒水,那就更不用說了,您幾位進店嘗嘗就知道小人所言不假。”面帶笑容的伙計賣力的向幾人介紹著。
“要不先去飄香樓看看,我看這小哥說的不假。”老乞丐饞的忍不住道。
“那就一起瞧瞧去。”金辰附和。
“那就走吧。”楊師傅無奈道。
飄香樓位于主街的一側,距離城門樓也就五六百米的樣子。不多會,在年輕伙計的帶路下,幾人就走進了飄香樓。
“歡迎光臨,各位用餐愉快!”四個身材靚麗的女人,身著淡綠色的衣服,齊聲喊道。
幾人被突如其來的喊聲嚇了一跳,不等幾人反應,就有一女子微笑著朝著幾人走來。
“四位貴客有無預定?”女子溫聲細語道。
“沒有,今兒才到的濟南城。”孫云鶴直言。
“那四位樓上請,上樓后會有其她人服務幾位。”女子繼續溫聲道。
上樓后,在服務人員的介紹下,幾人才選好了心儀的食物與酒水。隨后,幾人閑談起來。
“這酒樓不走尋常路啊,沒怎么見過女子出來叫賣的。樓上樓下的那些女子,樣貌算不上極佳,但也有中上之姿,就算一些官員也娶不到這樣的女子。”
“這酒樓背后的勢力不小,不僅不在意常人看法,更是雇了大量的女子。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