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干旱確實僅限于陜西的境內。但是旱災的范圍擴大呢?一旦旱災范圍擴大,那就一切都不好說了。況且,派人前去不過只是一步閑棋,用不用得上,還是兩說。”劉卓看著衛道小心謹慎的樣子,不禁笑道。
聽完劉卓的解釋后,衛道才有些明白。公子一如往日般對沒有發生的一些事情有著預知的能力。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這些年來,基本也都應驗了。這也是衛道近幾年愈發恭順的原因。
“衛道懂了,公子還有何指示?”衛道壓低了嗓音道。
“派人傳訊遼東,令高景軒、胡忠速速返回濟南。”劉卓斬釘截鐵的命令道。
“屬下領命。”衛道答道。
“近期錦衣衛也消停了不少,你手下的人若有余力,不妨多關注關注所在州縣的縣官、知州。這些官員若是敢貪贓枉法,欺壓良善,直接上報于我。你可清楚?”劉卓直接吩咐道。
最近一段時間,錦衣衛確如劉卓預料一般,沒有余力伸向濟南,劉卓對此自是欣喜若狂。既然錦衣衛不來騷擾,那就得給情報處找些其他的事情做。劉卓一向不太在意吏治,但如今倒是可以看看省內有什么巨貪大惡。
“屬下清楚。”
就在衛道離開撫臺衙門不久,李常在與蘇若瑩帶著整理好的材料來到了衙門。
“公子,屬下與底下人耗時良久,終于將商行可以抵押的財產列出了明細。此次統計的主要是山東省內的財產,涉及房產、良田、馬匹等值錢的物件。”
“這邊是匯總的數據,那邊是具體的財產情況。還有一些雜亂的資產,價值比較低,就單獨列出來了。”李常在認真而又嚴謹的向劉卓匯報著。
明朝時期,普通的青磚石瓦房大概在一百兩白銀以上。至于縣城、府城、省治中的宅院價格更高,而李常在所提的房產多數位于府城和省治。
至于田價,則是受到時間、地域、用途、土地肥沃程度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
明初至成化年間,土地的價格并沒有太大的波動。成化、弘治年間,由于經過長期休養生息,商品經濟發展不錯,田地的價格才有了大幅度的上漲。
但是,從正德、嘉靖以后,土地的價格則是一直下跌,沒有太大的增長。尤其是到了明朝末期,由于流民四起,戰爭不斷,大量的土地荒蕪,田價自然也就大跌。
經濟發達、商業繁榮的地區田價則遠遠高于經濟落后地區。有的地區田價每畝約白銀一兩,而一些富庶地區的田地價格可達每畝五到三十兩銀子之間。
一匹馬的價格基本在十二兩白銀左右,優質、精良的馬匹價格則略高些。
“你辦事,我放心。”劉卓看著李常在,不由的笑道。
“公子,這些財產中,尤以良田、宅院、馬匹、古玩珠寶等物價值高。我覺得可以將商行一些營收差的鋪面、價值低產業抵出去,也算是減輕商行的負擔了。倘若依舊不夠,再抵押價值高的產業。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李常在一臉嚴肅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隨后開口征求劉卓的意見。
“想法不錯,但是你可以提前與林懷碰個頭,了解一下濟南錢莊的最高放款金額。了解以后,你也好有針對性的準備抵押物品。不然,就算我劉氏商行愿意抵押全部資產,他濟南錢莊也不一定有那么多銀子放出來。”劉卓不由的笑道。
“屬下明白。公子還有其他吩咐嗎?”李常在先是點點頭,隨后又詢問道。
“還有一件事,我思來想去,始終沒有拿定主意。”劉卓含糊其辭道。
“屬下愿為公子分憂,還請公子明言。”李常在直言不諱道。
“此事對你來說,也是十分為難。”
“在你來之前,衛道也來過了。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