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諸葛醫生和黃研究員被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團團圍住,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基因編輯技術的知識……
“兩位,請問你們對基因編輯技術的未來發展有什么展望?”
“展望?不敢說展望,我們只是希望……”諸葛醫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疲憊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希望這項技術能真正用于造福人類,而不是帶來災難。就像張指揮官說的,這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必須謹慎使用。”
“沒錯,”黃研究員接過話頭,語氣中帶著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嚴謹,“我們在基因編輯技術上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未知領域需要探索。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攻克更多基因疾病,為人類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
兩位科學家的回答贏得了記者們熱烈的掌聲。閃光燈此起彼伏,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刻。諸葛醫生和黃研究員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國際科學界的高度認可,他們成為了基因編輯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們的名字將被永遠載入史冊。
與此同時,宇文工程師也成為了另一個領域的焦點。他設計的城市防御系統在對抗“奇美拉”組織的襲擊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高效、智能的防御機制贏得了全球各國的贊譽。
繼續閱讀
“宇文先生,您的城市防御系統設計理念非常先進,請問您當初是如何想到要設計這樣一個系統的呢?”一位記者問道。
“其實,最初我只是想設計一個能夠更好地保護城市安全的系統,”宇文工程師謙虛地說道,“只是沒想到,這個系統會在這次基因危機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
“那么,您對您的系統有什么未來的規劃嗎?”另一位記者追問道。
“我已經開始著手對系統進行升級,”宇文工程師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新的系統將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系統將被應用到全球更多的城市,為更多的人們提供安全保障。”
宇文工程師的城市防御系統升級方案很快就被全球多個城市采用,城市的安全性得到了極大提升。人們終于可以從基因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開始重建家園。
然而,就在一切都看似塵埃落定的時候,張瑤卻收到了一條來自長孫志愿者的消息:“瑤瑤姐,我有一個想法……”
“瑤瑤姐,我有一個想法……”長孫志愿者略帶興奮的聲音從通訊器那頭傳來。
“什么想法?”張瑤放下手中的文件,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眉心。連日來的緊張工作讓她感到些許疲憊,但長孫志愿者一貫的積極樂觀總能給她帶來一絲輕松。
“我想成立一個組織,一個能讓公眾真正了解和接受基因編輯技術的組織。”長孫志愿者語氣堅定,“我們可以舉辦科普講座、發布科普文章,甚至可以建立一個基因編輯技術的體驗館,讓大家親身感受這項技術的魅力!”
張瑤眼前一亮,長孫志愿者的想法與她不謀而合。基因編輯技術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那些利用它進行非法活動的人。要想真正讓這項技術造福人類,就必須讓公眾了解它、接受它。
“好!我支持你!”張瑤毫不猶豫地說道,“你需要什么資源盡管跟我說,我會盡力幫你爭取。”
得到了張瑤的支持,長孫志愿者更加充滿動力。他迅速組建起了一個由科學家、科普作家、媒體人組成的團隊,開始著手基因編輯技術普及工作。
他們深入社區、學校、企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基因編輯技術的原理、應用以及潛在風險,并解答公眾的疑問。他們還與各大媒體合作,制作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科普節目,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了解基因編輯技術的熱潮。
長孫志愿者的基因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