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風聲鶴唳,一片肅殺之氣彌漫在空氣中。
司徒趙謙、太常趙溫、長水校尉常洽、左中郎將劉范等。
這些曾經位高權重的公卿,如今紛紛伏誅。
李儒奉令將他們一一抄家,那些往日里奢華無比的府邸被逐一清查。
抄家的隊伍浩浩蕩蕩,一箱箱的奇珍異寶被抬出,琳瑯滿目,令人咋舌。
這些寶物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仿佛在訴說著它們曾經主人的奢靡生活。
經過一番變賣,所有的寶物湊成了軍資,合計八萬金。
楊業得知此事后,不禁長嘆:
“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吶?!?
“天下百姓生活困苦,每日為了溫飽而奔波勞碌。”
“而這些公卿的生活,竟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他們身居高位,卻不思為百姓謀福祉,只知貪圖享樂,盤剝百姓。”
“如今落得如此下場,也是罪有應得?!?
一旁的許褚怒目圓睜,憤然道:
“他們盤剝百姓太久,簡直是死有余辜!”
“這些人平日里作威作福、爭權奪勢,不顧百姓死活?!?
“如今被抄家伏誅,真是大快人心。”
長安城的百姓們聽聞這些公卿被處置,也紛紛拍手稱快。
他們飽受這些權貴的欺壓,生活苦不堪言。
如今看到他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心中的怨氣也稍稍得以平息。
然而,百姓們也明白,這只是一時的解氣。
要想真正過上安穩的日子,還需要一個清明的朝政和一位賢明的君主。
在這動蕩的時局下,長安城的未來依舊充滿了不確定性。
但這次的事件,無疑給那些貪婪的權貴們敲響了警鐘。
也讓百姓們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京師經歷了一場風云巨變后,楊業以身作則,決心改變朝中奢靡之風。
若要國家安定、百姓安康,滿朝公卿必須摒棄奢華,保持簡樸的作風。
天子劉協也積極響應,穿著草鞋上殿早朝,為眾人做出了節儉的表率。
他那曾經華麗的龍袍,如今換成了一種很粗糙、色彩暗淡的絲綢。
龍袍破了一點,也只是讓皇后給他補一補,接著再穿。
天子不僅自己穿粗布衣服,還下令后宮眾人皆著樸素服飾。
宮里的帳幕、帷子全沒了刺繡,也不帶花邊。
宮室苑囿、車騎服御,都不再增加。
楊業將繳獲的絲綢、糧食等物資,妥善安排,用來供養司隸八十歲以上的老人。
每月,這些老人都能收到米、肉和酒。
對于九十歲以上的老人,朝廷更是格外關懷。
還要再發一些麻布、綢緞和絲棉,給他們做衣服。
老人們無不感激涕零,紛紛贊嘆天子圣明、司隸校尉楊業仁德。
司空楊彪見天子與楊業如此作為,深受觸動。
他帶頭上書,請免三年俸祿,以支持國家節儉之風。
天子劉協起初有些猶豫,但見楊彪態度堅決,滿朝公卿也紛紛響應,便勉為其難答應了。
自此,長安城上下彌漫著一股簡樸之風。
公卿們不再攀比奢華,而是將心思放在了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圖富強之上。
百姓們看到朝廷的改變,心中也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們相信,在這樣的風氣下,國家必將迎來新的生機與繁榮。
當楊奉率軍歸來之時,長安城的景象與以往大不相同。
滿朝公卿身著簡樸,沒有了往日的綾羅綢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