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幾乎全國各地統一遵循的傳統習俗。
阿嬌早早起床,抱著未醒的孩子,提著昨天黃浩賀傅兩人送的禮品到中院。
段秀那臺女式自行車留在家里,沒有隨出嫁帶走。
而自家又是二八大杠那種,騎著不方便也不文雅。
阿嬌剛在門口露面,吳秀清明白意思,立馬將自行車推出來。
將東西綁好,將孩子安置好,阿嬌對吳秀清交代道:“我在娘家住幾天,如果有人來吳嬸子招待一下。”
吳秀清滿口答應,送到大院門口。
…
獨門獨院的一進四合院門口,老兩口在門口眺望無數次,真可謂望眼欲穿。
“今天大年初二,阿嬌給咱們拜年一點也不積極。”阿媽焦急的搓著手,在門口來回踱步。
阿爸:“晃得我眼都花啦,害得我也跟著著急。你還是回屋做一桌好菜,等女兒和外孫回來吧。”
阿媽:“急啥呀,我都不著急,你倒是急起來了。”
得,搞清楚是誰先急的行不?阿爸無奈地搖搖頭,懶得跟老婆子爭辯,轉身回屋給爐子添煤球,把屋子燒得暖乎乎的。
終于,阿嬌騎著女式自行車來到了娘家。
看到阿媽等在門口,她瘋狂按車鈴鐺:“阿媽,我回來咯。”
阿媽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小跑迎上去。
阿嬌下車伸出雙手求抱抱上演一場母女深情,結果阿媽直接無視,慈祥抱著外孫用頭去拱,笑的見眉不見眼。
聞著外孫身上的奶香味,阿媽陶醉其中:“孩子身上奶香味跟你小時候一模一樣,那叫一個地道。”
阿嬌調侃道:“才落戶四九城幾年?分不清自個誰是誰?你這一個“地道”真的很地道,隔幾天是不是要冒充老四九城人?”
“沒大沒小,有你這樣嘲諷親媽的嗎?”阿媽白了阿嬌一眼,抱著外孫進院子。
整個一進院子都是自家的,阿嬌將自行車停在屋檐下,沒有推進屋。
進屋,暖乎乎的溫度撲面而來,瞬間驅散身上的寒氣。
阿爸眉眼在笑,一臉慈祥。阿嬌感受到屋內的溫暖,也感受到阿爸的溫暖。
“阿爸,你看...”
阿嬌將禮品提起來:“好酒好煙伺候著。”
阿媽檸檬壇子打翻,酸溜溜陰陽怪氣道:“好酒好煙伺候著,就是沒有阿媽的份。”
阿爸接過禮品,看寶一樣拿在手里反復觀看。
阿嬌:“阿媽,把我原先的房間收拾一下,我在家住幾天,過幾天當女兒時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你親阿爸不親阿媽,還想回家讓我伺候?”
阿媽抱著外孫,對外孫道:“把你媽媽趕出去,跟阿婆一起住。這一進的大院子以后都是你玩耍的場地。”
阿嬌拉著阿媽一只胳膊,嗲聲嗲氣撒嬌道:“阿媽,我可是你女兒,你不能酸我。”
阿媽沒有理女兒,對外孫道:“乖外孫,以后只跟阿婆親,把媽媽趕出去。”
孩子仿佛聽懂一樣,立馬在阿媽懷里扭動身體,調整姿勢,對阿嬌伸手:“麻麻...吃..麻麻抱...”
阿媽慈祥的笑臉瞬間凝固,幽怨道:“有奶便是娘,現在連乖外孫都不親我。”
阿爸哈哈大笑:“活該,誰讓你碎嘴子挑撥關系?我乖外孫是神童有股聰明勁,能明辨是非。”
一歲不到會說話會走路,放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稱的上神童。
中午吃飯,阿爸特意拆一瓶女兒送的茅子自斟自飲,一杯小酒一口菜喝的那叫一個舒坦。
吃過午飯,阿媽開始忙碌家務事,洗完碗筷又去收拾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