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劉秀起了個大早,把豬喂了一遍,又把豬圈沖洗干干凈凈。
還用刷子,把喜歡的母豬身上的毛梳理一遍。
呆愣了一會,才滿臉不舍地離開。
這些豬,很多是她和喬宇接生的,看著一天天長大。
充滿感情。
“我會常回來看你們的。”
劉秀揮了揮手,好在小南街并不遠,一兩里路,隨時可以來回。
早飯后,劉秀就離開了家,去小南街開始自己的小裁縫鋪。
喬宇想要送她,劉秀擺了擺手:“不用,有空讓郝冬兒過去,幫我寫個門牌就行。”
帶的東西不多,一包衣服,一臺縫紉機。
她自己用獨輪車運過去。
獨輪車在道路上,吱嘎吱嘎響 小姑娘推著車,身影單薄孤單。
喬宇看著她遠去,心里說不出的酸。
人生就這樣,免不了無奈。
劉秀這一去,卻也開啟了她的輝煌人生。
沒了小姑娘的歡聲笑語,一下子似乎冷清了不少。
喬宇喂完豬,收拾一下,騎上自行車趕往花旗鎮(zhèn),車后座上帶著一個包,包里放著一只狗腿。
是送給呂青蓮的,她對狗腿還真的很喜愛,喬宇隔三岔五會送過去。
當然,呂青蓮也沒白拿,會給喬宇一些單位發(fā)的餅干,還給郝冬兒買過書包。
進入花旗鎮(zhèn)派出所的院門,打聽了一下,呂青蓮去縣里開會,下午才回來。
喬宇干脆把自行車放在傳達室門口,和看門的大爺打個招呼,到街道上逛了一圈。
彩云發(fā)廊在一個拐角處,二層樓,兩間連在一起,招牌挺大氣。
“歡迎光臨。”
進門,兩位姑娘笑臉相迎,天藍工作服,很緊身,前凸后翹,留著流行的波浪卷發(fā)。
肌膚和農(nóng)村婦女比起來,特別白,白得有點過,涂著一層粉。
屋內(nèi),左右各放著幾張椅子,墻上對應(yīng)著一排鏡子。
客人不多,兩個男人在剪發(fā),還有個姑娘在燙頭。
理發(fā)師也是女人。
“幫我把頭發(fā)剪短一些。”
喬宇摸了摸有點偏長的頭發(fā),同時掃視一眼,沒見到吳倩。
發(fā)廊,很長一階段,是色情產(chǎn)業(yè)的代名詞,就像后來爛大街的洗腳房,灰色地帶。
不過,喬宇家庭條件差,溫飽線上掙扎,加上年紀不大,倒是沒有見識過那種男人深入淺出的精彩。
眼前看起來確實是個理發(fā)的地方,先觀察一下再說。
一位姑娘過來招呼喬宇,到后面一排水池邊洗完頭。
然后在椅子上坐下,圍上布。
“小蓮,你過來。”
正在干活的理發(fā)師招了招手,一位小姑娘走過來,喬宇從鏡子里看,十五六歲,臉頰清秀稚嫩,肌膚偏暗,扎著個麻花辮。
一看就是村里出來的。
拿著工具的動作有點緊張,小心地修理著喬宇的鬢角,一臉認真。
可越緊張越出錯,手一抖,鬢角剪了個缺口。
“對不起。”
小蓮急忙道歉,尷尬地笑了笑。
“沒事,繼續(xù)。”
是個學徒的,不過喬宇也無所謂。平時村里理發(fā),都是鄉(xiāng)下走街串巷的剃頭匠上門,隨便剪剪。
“對不起。”
可是,過了一會,又剪壞了一塊。
喬宇又笑了笑:“繼續(xù)。”
然而,接二連三,腦袋上出現(xiàn)了好幾個缺口。
就連小蓮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停下手,小臉漲得通紅,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