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皇城敲響了喪鐘。
老皇帝重病不治,于慶歷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薨逝,終年五十九歲。
皇太女執掌朝政,由于邊關傳來動亂的消息,急需新皇及時登基以穩定朝局,由三省六部商議后,定于七日后行登基大典。
起初邊關動亂的消息并沒有傳開,是由皇帝壓了消息的緣故。
等確立了皇太女的正統身份后,皇帝才將這個消息公布給朝臣知曉。
眾皆嘩然。
武勝關庸城外的蕪狄江本是分割大梁和北狄的天塹。
只是今年遭遇幾十年未見的大雪,從未結過冰的蕪狄江結了實冰。
北狄是游牧民族,今年的大雪對他們的影響尤其的大。
成千上萬賴以生存的牛羊被凍死,就連牧民都凍死了不少。
這樣一來,食物就成了最大的難題。
可巧蕪狄江被凍了個結實,北狄的可汗認為這是上天對他們的救贖。
便集結了國內的各個首領一同派二十萬大軍壓境。
邊關本也準備的有五萬將士守城,可惜敵人數倍于我方。
等到其它關口得到消息趕來相助,北狄已經攻破庸城,把庸城燒殺搶掠一空,并往腹地的并郡而去。
這消息已是五日前得到的,卻不知如今北狄已經到了哪里。
一時之間,眾朝臣忘記了各個派系之間的明爭暗斗,一致對外。
“殿下,沈妙請戰!”沈妙單膝跪地,向皇太女鳳子韓焦急道。
這里恐怕最著急的便是她,庸城正是她回京前的駐地,庸城失守,她的將士們恐怕也難逃一劫。
“沈將軍,你如今還是禁軍統領,如何能將這重任推卸?再說并郡過了便是京師,這個時候保護京師才最為重要!”戶部尚書姚沐站出來道。
“姚大人此言差矣,禁軍統領確實重要,但并非非沈將軍不可,要知道庸城是沈將軍駐地,若論熟悉,恐怕京中無人能及。所以沈將軍去才是最合適的!”禮部尚書魏靜站出來道。
“丞相覺得呢?”皇太女開口道。
“回殿下,臣覺得禮部尚書所言甚是。臣覺得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與其等敵軍打到京城,不如主動出擊,將北狄趕出我大梁!”陳丞相出列道。
“丞相所言甚是,孤也這般想!那就派沈將軍率大軍前往,務必將北狄趕出我大梁!!!”皇太女一錘定音。
“沈妙!”皇太女鄭重開口。
“臣在!”沈妙并未起身,聞言激動抱拳道。
“孤代皇帝任命爾為定遠將軍,著爾領精兵十萬,于明日出發前往庸城方向攻打北狄大軍!”
“沈妙,你乃我大梁之棟梁,此番出征,責任重大。孤知你心系庸城,牽掛那些與你同生共死的將士們,正因如此,你才是不二人選?!?
“孤命你務必堅守城池,保護我大梁子民,同時尋找戰機,一舉擊潰北狄侵略者,恢復疆土安寧。”
“沈將軍,你身經百戰,智勇雙全,孤相信你定能不負眾望,凱旋而歸!”皇太女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目光中滿是信任與期待。
沈妙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決絕與堅毅,她沉聲道:“臣沈妙,領命!謝恩!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殿下重托,不負大梁百姓期望。北狄犯境,我必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誓守我大梁每一寸土地?。?!”
皇太女沉聲道,“你即刻回去準備出征事宜!”
沈妙道,“臣遵旨!”
言罷,沈妙站起身來,轉身面向眾朝臣,拱手行禮,隨即大步流星地走出大殿。
大殿內,皇太女鳳子韓望著沈妙離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情與驕傲。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