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殿內,富弼引領著韓忠道再度來謁見趙立慶。
韓忠道躬身行禮,道:“外臣拜見大宋皇帝陛下。”
“免禮。”趙立慶戲謔地說道:“韓使者,咱們皆是老熟人,直接言明結果吧。”
“陛下,我皇不同意稱臣。”
“那他準備以何籌碼與大宋商談?”趙立慶神情平和,此結果他早有預料。
韓忠道正色回應:“愿以傳國玉璽換取大宋的支持。”
“陛下。”富弼趕忙開口,“此事恐有詐,契丹人若當年于洛陽那場大火中尋得傳國玉璽,這一百多年怎會秘而不宣,早就拿出來炫耀了。”
一百三十多年前,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聯合契丹兵臨洛陽城下,后唐末帝李從珂見大勢已去,便攜傳國玉璽與家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亡,后唐遂亡,而“傳國玉璽”自此下落不明。
趙立慶與富弼想法一致,“韓使者,聽聞富相所言了吧?他耶律洪基就不能拿出些誠意來嗎?”
“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您再思量,那傳國玉璽于關外之人眼中的分量與中原漢人截然不同,當年未公告此事,也是擔憂中原漢人各勢力會群起攻之。”
“這話倒有幾分道理。”趙立慶蹙眉,接著問道:“倘若此傳國玉璽為真,耶律洪基欲換取何事?”
韓忠道語氣嚴肅地道出了數條條件:“首先,希望我們兩國能夠結盟,成為盟友。其次,貴國需要斷絕與叛賊耶律重元的一切往來。最后,如果大遼遭受到攻擊,大宋要提供援助,并支持大遼所需的武器和裝備。”
這遼人是太過天真還是已然窮途末路,竟還提出結盟,想當年收復燕云之地,哪管什么盟約,說打就打,趙立慶幾欲笑出,“韓使者,若證實傳國玉璽非偽,大宋同意結盟,并贈予遼國三千把復合弓,你意下如何?”
“一言為定。”韓忠道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伸手入袖袋之中,摸索了片刻,終于掏出一塊晶瑩剔透的玉璽,“陛下,傳國玉璽在此。”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恭敬。
趙立慶原本計劃等傳國玉璽送來后,再仔細研究,但沒想到他居然隨身攜帶。驚訝地問:“韓使者,你竟然隨身帶著?”
韓忠道微笑著回答:“陛下,這是前兩天信使帶來的,我們皇帝確實很有誠意。”
富弼走上前,雙手接過玉璽,略帶諷刺地說:“我看你們是頗為急切才是。”然后,他轉身恭敬地將玉璽放在御案上。
趙立慶小心翼翼地將玉璽拿起來,放在眼前仔細端詳著,眼神充滿了好奇和疑惑:“不是說當年王莽篡漢時用黃金修補了這個缺角嗎?怎么現在只剩下這么一個破損的缺角呢?”
“陛下,金子興許在當年那場大火中融化,送至外臣手中便是如此模樣。”韓忠道神情淡然地說道。語氣很平靜,應該沒說假話。
“嗯,朕還需讓人鑒別真偽,韓使者先去歇息,富相送一下韓使者,再召相公們前來。”
富弼躬身行禮,“是,陛下。”轉身做了個請的手勢,“韓使者,請。”
“外臣告退,靜候陛下的答復。”韓忠道隨富弼退出大殿。
不多時,相公們神情激動地來到文德殿,“臣等拜見陛下。”看來富弼已告知他們前來的緣由。
趙立慶瞧著他們的神情便知他們已知曉是來看玉璽,指著御案上的玉璽說道:“諸位瞧瞧吧。”
眾人圍攏過來,目光全都集中到了那枚玉璽之上。每個人都神情專注地盯著它,似乎想要從中看出些端倪來。
終于有人開口道:“這左側一句‘大魏受漢傳國璽’倒是沒有問題,此事史書有明確記載。”其他人也紛紛點頭表示認同。然而,當他們看到右側的“天命石氏”時,卻不禁心生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