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交代過,富相來了直接進去即可。”
紫宸殿內,趙立慶佇立在地圖跟前,陷入沉思。富弼躬身稟道:“官家,為何要給遼國留有回旋的余地呢?此時不管提出多高的條件,他們必定都會應承。”
“富相,朕覺得此地圖理應成為大宋疆域圖,其實也不過就比大唐時期大那么一點兒罷了。”趙立慶仿若在自言自語。
富弼瞬間領會,皇帝這是在找尋出兵的借口,欲要剿滅周邊四夷,將這些地方統統納入大宋版圖,可如此一來得歷經多少戰事啊!但他又不敢提出反對意見,只得緩緩說道:“官家,臣明白了。”
從汴京到遼國上京近乎三千里的路途,韓忠道派回去請示的信使僅僅用了半個月便返回汴京,由此可見遼人著實心急如焚。
依舊是在文德殿,照樣趙立慶、富弼和韓忠道三人。一番寒暄過后。
“韓使者,直說耶律洪基的條件吧,莫要再繞圈子了。”趙立慶說得極為直白。
韓忠道也深知自己難以應對這位大宋皇帝,唯有老老實實地說出上京回信的意思:“陛下,我們可以提供糧草,可實在沒有那么多錢,僅能拿出五十萬兩,且需分五年付清。”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韓使者,你們這砍價也砍得太狠了,還要分五年。”富弼心里明白已無法阻止皇帝出兵,只能盡力為大宋謀取更多好處。
韓忠道亦是無可奈何,畢竟這就是上京皇帝的旨意,“富相,我們著實拿不出更多的銀錢。”
趙立慶不想再費過多口舌,“韓使者,這條件朕可以應允,但需再附加一個條件,我大宋將士每傷亡一人,你們需給予二百兩撫恤,糧草也無需你們提供,但需先給予三千匹戰馬,只要戰馬進入渝關,大宋將士即刻出關。”
這些條件聽起來比上京開出的條件還要低,韓忠道立刻回應:“陛下,我們同意。”
富弼察覺出皇帝給遼人挖下的陷阱,傷亡一人便要二百兩,到時候還不是隨意說說就行。
然而韓忠道卻不如此想,他尋思著大宋的戰車陣堅如鐵壁,當年西夏的鐵浮屠都未能占到便宜,再加上那般厲害的霹靂彈,那些女真人又能有什么法子傷到大宋的兵馬呢。
“哈哈……此次朕就權當幫襯一把連襟,富相,就依照這些條件與韓使者簽訂契約吧。”
富弼領著興奮不已的韓忠道前往政務院簽訂契約,趙立慶也開始籌備出兵事宜,大宋的戰爭機器緩緩啟動……
原本趙立慶打算將此事拿到朝會上與群臣商議,可后來轉念一想,不能開這個頭,往后要打的仗還多著呢,倘若每次都先與群臣爭論一番,那不得累垮,況且當初恢復六部的職能,不正是為了能夠直接指揮和調動資源,為當下的情形做準備嘛。
大宋出了個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