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紫宸殿內,氣氛莊嚴肅穆。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圖上,熠熠生輝。
剛從新兵訓練司歸來的八個皇子,此刻正整齊地按順序站成一排,目不轉睛地盯著地圖。時間在靜謐中緩緩流逝,將近半個時辰過去了,他們依然沉浸在對這全新世界的審視之中。
趙立慶在一旁批閱完奏折,放下手中的朱筆,緩緩起身,踱步向皇子們走到皇子們跟前,目光掃視一圈,開口道:“都看出點什么東西沒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眾皇子齊聲高呼,聲音在大殿中回蕩,氣勢磅礴。
趙立慶微微擺手,說道:“說的挺有氣勢,但別光喊口號,說點具體的東西,按順序來,老大先說。”
沉默片刻之后,太子趙署躬身行禮,恭敬地說道:“父皇,兒臣覺得要先將吐蕃諸部納入大宋。吐蕃地域廣袤,若能為我大宋所用,不僅能擴充疆土,其豐富的物產(chǎn)和人力也將為我大宋助力。且吐蕃與大宋接壤,納入之后,更有利于邊境的穩(wěn)定和治理。”
“此事朕會做,不會留給你做,不過能有此想法也還算不錯。” 趙立慶微微點頭,目光又看向其他皇子。
老二趙佐躬身道:“父皇,高麗之地曾是漢代的樂浪郡,我大宋應當收復此地。此地文化與我大宋有淵源,收復后可傳承文化,而且高麗土地肥沃,若能重新納入大宋版圖,于農業(yè)發(fā)展大有裨益。”
“嗯,這事朕遲早也會做。” 趙立慶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許。
老三趙佑躬身說道:“父皇,兒臣看那天竺跟南洋省地理位置差不多,應該也是個產(chǎn)糧之地。吐蕃納入大宋之后,大宋將士可直接南下,這樣就又多了一個糧倉。”
“這主意不錯,不過要做的話不用等到吐蕃歸附,有其他路可以走。” 趙立慶沒讓人把那座大雪山畫在地圖上,老三還以為那地方很好通過。
老四趙博看著地圖有點懵,周邊都讓三個哥哥說完了,思索片刻后,只好指著地圖上一個島,說道:“父皇,琉球下面這個島也可納入大宋,此島雖小,但戰(zhàn)略位置重要,若能掌控,可保我大宋海域安全,同時也能拓展海上貿易路線。”
趙立慶扭頭看了一眼地圖,說道:“這個島叫長興島,父皇忘了把名字寫上去,這個位置確實也挺重要的。”
“父皇,長興島下面那個比較大的勃泥島也要納入大宋。” 說話的是老五趙柏。
“那地方現(xiàn)在有很多漢人,遲早也會納入大宋。” 趙立慶沒有說出那個所謂的大唐。
老六趙棟也順著往下說:“父皇,再往下那個更大的島是什么地方?也要一起納入大宋。”
“這可是好地方,有很多礦,島上還有一種很大的老鼠,能站起來走,跳的也很高,現(xiàn)在當?shù)刂挥幸恍┩寥恕!?趙立慶也只能這么說,現(xiàn)在這時代還還沒人知道那個地方是袋鼠的故鄉(xiāng)澳州。
老七趙超猶豫了一下說道:“父皇,倭國雖然向大宋稱臣,兒臣聽教官說過大唐時期的白江口之戰(zhàn),覺得倭人并不老實,應該給他們一個教訓才行。”
“要是讓你去的話,你準備怎么教訓他們?” 趙立慶饒有興致的問道。
“兒臣覺得要把他們的國王抓回來,送到西北去種地。” 趙超只有十三歲,稚氣未脫的臉上透著一股認真勁兒,只是他閱歷有限,也說不出太大膽的話。
最小的老八趙德嘟囔道:“你們都把這些地方說完了,我沒地方說了。”
“地圖上還有那么多地方,你都挑不到一個能說的了?” 趙立慶挺喜歡老八,因為他是吳秀娥生的,眼神中帶著幾分慈愛。
趙德躬身道:“父皇,最東邊那么大的地方,怎么連名字都沒有?那邊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