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因為有陶顔言和小錦安在,四人吃的其樂融融,太后吃飽之后,又喝了小半碗花生小米粥溜溜縫,這一頓真的吃的滿足。
飯菜撤下去,幾人離桌,去正殿閑談。
太后看了看陶美人:“陶美人平日都在做些什么?”
陶顔言恭敬道:“就是帶帶孩子,教他寫寫字、看看書,臣妾自己也練練字。”
太后道:“孩子可以送蒙學了吧,既然與大皇子同齡,不如送進國子監蒙學去。皇帝,你的意思呢?”
賀臨璋一直沒留意這些,都是皇后在管,不過聽說今年三個孩子都進蒙學了,想到自己沒有過問過小錦安的學業問題,便有些心虛道:“是兒臣疏忽了,那就送國子監蒙學吧。”
陶顔言其實有些不太想,一則舒妃和皇后當日諷刺的話尤在耳畔,二則小錦安看上去只有三歲的樣子,便道:“錦安剛剛與臣妾生活在一起,許多能力方面都比同齡的孩子弱一些,再加上自小沒有得到充足的營養,吃不飽穿不暖,身形瘦小,臣妾想放在身邊再養一年,等他長高些壯些,再送去不遲。免得在蒙學里看著太小,受人欺負。”
太后聽她事事為孩子著想,對方還是一個毫無血緣關系毫無背景的孤兒,甚是動容,便道:“你為錦安著想,哀家支持,那就明年再送國子監蒙學吧。”
陶顔言婉拒道:“錦安并非官宦人家的孩子,也不是皇家子嗣,聽說是不能進國子監蒙學的,臣妾不愿太后和陛下為錦安去違背規矩,臣妾想明年在京城為孩子找一處好一些的蒙學便可。只要孩子用功努力,在哪里讀書都是一樣的。”
賀臨璋見她如此識大體,眼神都柔和許多。
太后卻不悅道:“哀家與這孩子有眼緣,他既然被帶進了宮里撫養,那就是宮里的人,哀家讓他進國子監蒙學,我看誰敢反對!”
賀臨璋看著霸氣的母后,又看看嬌軟的美人,道:“那就聽母后安排吧,國子監蒙學就在皇宮附近,接送方便,你若不想朕違反規矩,母后出面也是一樣的,言官們敢彈劾朕,但不敢彈劾母后。”
太后:“……”
拿哀家出來擋槍,你可真是我的好大兒!
話都說到這份上,再拒絕就是陶顔言不識抬舉了,所以陶顔言連忙起身謝恩。
“嗯,哀家出面,不會有事,不過就是被背后議論幾句罷了,不妨事。你若心里過意不去,以后閑來無事,就多來哀家這里走走,做做飯什么的,表表孝心。”
秦公公:“……”為了口吃的,您真是豁出去了!
陶顏言一愣,笑道:“好啊,太后不嫌棄臣妾的廚藝,那臣妾就隔幾日過來一次,為太后做頓飯。”
賀臨璋卻有些不悅,因為他也經常去映月閣用膳的。
“母后宮里有御廚,想吃什么菜給菜單便是,陶美人日日下廚,會累到。”
太后瞪了他一眼:“哪有日日來做,隔三差五罷了。”
賀臨璋還想說什么,被陶顏言拉住:“陛下在前朝忙國事,少有時間陪伴太后,就讓臣妾替陛下來陪伴太后吧,臣妾覺得太后甚是親切,就如臣妾的母親一樣,臣妾也希望多與太后親近。”
太后的心里徹底熨帖了,早知道就再花點心機拼著生個女兒就好了。
賀臨璋無奈的看了她一眼,這小沒良心的,朕幫你減負,你倒自己擔下擔子,究竟傻不傻?
莫名讀懂了皇帝的眼神,陶顏言在他手心撓了撓,歪頭笑笑沒說話。
飯也吃了,話也聊了,皇帝帶著人離開,太后還有些依依不舍。
等人走后,秦公公感嘆道:“陛下這還是兩年來第一次在咱們宮里用膳,還說了這么多話,就仿佛做夢一樣。”
太后斜倚在貴妃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