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萬!
而且,這是十幾年前的事情。
這一些錢幣,漢子不零賣,打包價六千塊。
而這個攤主,卻最高只給三千。
隋毅看明白了之后,在一旁捅咕了一下余耀,附耳說道,“我說,他老強調袁大頭值錢,普通的袁大頭不也就幾百塊么?”
此時,攤主和漢子明明各自咬死談不攏價格,卻還在拉鋸。
余耀忽而冷笑一聲,努了努嘴,“他嘴上說袁大頭值錢,手里看似隨意翻弄,其實在刻意展示‘嘉禾壹圓’!”
隋毅對錢幣徹底是個門外漢,銀元也就知道袁大頭,聽到“嘉禾壹圓”,不由愣了愣。
“回頭再說吧。”余耀又道。
沒錯兒!這漢子和攤主,極有可能在聯手做局!
這漢子手里的錢幣,都比較臟,帶著污垢和泥土;而“嘉禾壹圓”和“袁大頭”,臟得很有“技巧”,圖案和字樣的主體沒被遮擋,但又有薄薄一層污跡,讓人不容易徹底鑒定。
這個局,就是要讓人“截胡”。
實際上,從旁觀者的角度,嘉禾壹圓真品出現的幾率太低了!而且市面上還充斥著大量仿品。同時,如果是老手,在古玩市場里會小心謹慎、心細如發,也容易看出其中的端倪。
但是,總有那么一些人,屬于二半吊子的水平,卻抱著極重的僥幸心理,總覺得天上掉餡餅的事兒會砸到自己頭上。
局就是為這種人做的。
這個局,必定還有后手。只要有人插話,攤主和漢子會立即配合,攤主加價,但漢子已經“厭惡”了攤主的“小氣”,轉而跟插話的人談。
而為了“安全”起見,漢子會轉移戰場,帶人到僻靜處。在對方掏錢之前,漢子不會輕易讓他仔細鑒定;而攤主隨后多半也會讓鄰居攤主幫忙看攤,找時機追過去“加價”助陣。
這里頭,大多數康熙通寶和乾隆通寶應該是真的——總成本二三百塊。
嘉禾壹圓肯定是假的!
而從六千的報價來看,袁大頭應該也是假的。
這種局如果做得更漂亮些,袁大頭也會放真的,但絕對不會報六千這么低,怎么也得過萬。如果放真的袁大頭,還會成為漢子扮演的“民工”的有力道具,會主動遞給入局者看,同時假裝不懂,“認為”這枚袁大頭就很值錢。但真正的鉤子,自然是嘉禾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