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萍水相逢,老者沒問余耀姓名,余耀也不會主動問他。huangjtong不過,回返的過程中,老者卻自己介紹道,“我姓杜,以前干過刑警,這一輩子最大的喜好就是古玩;最近有分局的晚輩要辦案,稍稍配合一下。”
余耀笑道,“怪不得您對細節洞察入微。我姓余,杜老爺子叫我小余好了。”
其實,那個帶隊便衣的平頭男對老者喊出“老領導”的時候,余耀也能猜出幾分。
隋毅也沖老者點頭笑笑,報了姓隋。
三人一同又來到那個攤子前。
攤主是個挺白凈的中年人,記性不錯,一看余耀便認出來了,見他去而復返,還以為他想拿那件嘉靖青花碗,立即笑道“我就說你有眼力,正宗的到明的東西咯。”
“嗯,不過民窯用的青料不講究,不是純粹的回青料,發色有點兒悶,畫工也不行。”余耀見攤主又拿起了那件青花碗,干脆直接說道。
“看不上不要緊的。”攤主略顯尷尬,伸手指了指攤子,“還有這么多東西呢。”
“我看你攤子上的貨不歪,不過你擺出來的,都是老普,意思不大啊!”余耀接口道。
老者順手指了指攤主旁邊的行李箱,“好東西也拿出來看看嘛!”
“箱子里也差不多的,就是擺不開了。”攤主低頭點了一支煙,似乎并不想開箱。
余耀不由看了看老者,因為余耀不想繼續要求了。有生意不做,要么就是早有買主了,只等那位;要么就是覺得他們這幾個買主不對路。
古玩買賣不同于別的,挑買主也很重要,特別是有些好東西,又或者敏感的東西。
老者見狀,似乎對攤主的反應也有點兒意外。但余耀和隋毅是他引過來的,他略略沉吟便又對攤主開口道,“我剛才經過你的攤子,見你開過箱子,里面是有件青銅器吧?”
攤主臉色略顯緊張,“不好亂說,青銅器不讓賣的!”
余耀一聽,明白了,東西特殊點兒,攤主只是不想賣陌生人,并沒有預定的買主,不由笑了笑,“誰說青銅器不讓賣?青銅器工藝品也不讓賣么?家傳的玩意兒也不讓賣么?再說了,有些東西,只是不讓出境。”
“年紀不老大,路子倒蠻清楚的。”攤主看了看余耀和老者,“你們是一起的了?難道是老的找少的掌眼?”
余耀連忙擺手,“都是玩家,你可別給扣帽子。”
老者卻不以為意,“好了,都說這么多了,能不能看?不能看我們就不打擾了。”
攤主想了想,“好吧,現在生意不好做,一早上沒開張,進來看吧!”
他說的“進來看”,就是到攤子后面,在他身后的墻邊,還有一小塊空地。
三人過去,這點兒地方挺擠巴,不過也正好能擋住攤前逛攤的人的視線。
打開行李箱,攤主拿出的是一只青銅觚。
這只青銅觚一尺多高,喇叭口,細腰,高足;器身帶有云雷紋,腹部和足部有凸起的棱。
器身上凸起的棱,專業說法叫“出戟”;明代出現的出戟花觚的瓷器,仿的就是高古青銅器的造型。
“這樣的熟坑,你忸怩什么?”老者看到這只出戟觚之后,不由開口道;同時順手抄起,看了起來。
古玩里的“熟坑”和“生坑”之說,現在很多器物上都用;最早其實就是從青銅器來的。青銅器,以夏商周上三代為尊,幾乎沒有不入土的,所以剛挖出來的就叫“生坑”,挖出來很久已經養熟了的,就叫“熟坑”。當然,熟坑也包括那種罕見的從來沒入過土的。
攤主拿出的這件青銅觚,外表已呈現很深的青黑色,棱角和表皮都顯得很光滑,有些花紋甚至都模糊了,這看著是出土幾百年的效果。所以老者才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