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蕭影一共擺了四件東西在一張空著的條案上。
也正是星云鏡的青光射向的四件古玩。
余耀逐一看過,不由問林少驄,“這四件想必出自同一墓葬吧?驄少為何要如此散亂地分開擺放呢?”
這是四件唐三彩陶俑。
其中兩件天王俑,樣貌基本一致,都是身著明光甲,腰有系帶,雙腳蹬靴;龍首護肩,腹有護甲。
但是兩件天王俑的姿態(tài)不同,一件天王俑眉頭緊蹙,怒目圓睜,開口露齒;一手頂腰,一手抬起作斜上探出狀。另一件天王俑一臉威嚴,雙唇緊閉,一手背后,一手舉拳。
還有兩件文官俑,姿態(tài)和表情大體相似,均是雙手交疊于胸前,表情肅穆莊重;衣飾雖然都是長袍大袖,但略有不同,冠佩也不一樣。
四件陶俑都有綠、褐、白、黃的彩釉,釉色鮮艷,略顯明亮。
“余先生好眼力,確實出自同一墓葬,而且我是從港島購得,以我的眼力,可以斷真,卻斷不出何時出土;買后又找高人看了一下,卻被告知出土時間不長,不知如何輾轉到了港島。所以,建議分開放置。”
蕭影點點頭,“這是同一墓葬的鎮(zhèn)墓和隨葬冥器。共守千年以上,不僅要分開放,而且要講究方位;你之前擺放的位置,也是高人指點過吧?本是沒有問題的。”
華夏歷史上,有兩個很著名的厚葬朝代,一個是漢,一個是唐。漢代主要是西漢,東漢之后逐漸衰落,直到唐代,厚葬之風再度盛行。
所以,盜墓賊最喜歡的就是漢墓唐墓。
尤其是唐墓,只要之前未被盜掘,大幕一開,東西往往以千百計。
在唐墓中,除了金銀玉器,陶俑是最豐富的品種。所謂唐三彩,是從釉色工藝上說的,而從唐代冥器陶俑的種類上來說,人物,動物,器物,應有盡有。
唐三彩這個名字,民國才有,而且在民國時期,大部分藏家是不會收藏唐三彩的,如果無意偶得,多會發(fā)生當場砸掉掩埋的情況。
唐三彩先是外國人捧起來的,認為這種陶俑藝術,在華夏陶瓷史上獨樹一幟,水準極高。
這些年,國人對唐三彩也重視起來,很多人管它是不是冥器,照樣堂而皇之擺在博古架上作為收藏品。
林少驄顯然也是這樣。
這四件陶俑,在墓葬中的位置是不一樣的。
在唐代,天王俑一般成對置于墓門內(nèi)部兩側,同時還會有一對鎮(zhèn)墓獸,有時還會配上十二生肖陶俑,作用自然是鎮(zhèn)墓驅(qū)邪。
文官俑的位置不固定,但往往在墓葬內(nèi)部,不會在墓門附近。但也會比較獨立,不會和三彩馬等動物造型擺在一起。
林少驄聽了蕭影說的,連忙道,“還請蕭大師進一步指點。”
“冥器不是不能收藏,古玩里也有很多冥器,但這四件陶俑,出自同一墓葬,而且很顯然,墓葬主人生前地位很高,墓葬之中的設置也非同尋常。這一對天王俑,主要作用是護墓;而這一對文官俑,主要作用是陪伴。歷經(jīng)千余年,彼此之間已經(jīng)有了‘感應’。”
余耀聽到這里,不由皺了一下眉頭,生在新時代,活在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環(huán)境里,雖然見識過蕭影自身的手段,但是對外物上的這些亂力怪神,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兒不能接受的。
蕭影看了看余耀,“我換個說法,在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里,加上墓主尸身的‘氣息’影響,同時還有精妙設計的墓葬布局,墓葬之中的物體,歷經(jīng)千余年,會產(chǎn)生一種類似精神磁場的微妙的聯(lián)系。人死之后,精神力未必消失,古人往往用魂魄來形容。”
林少驄也看了看余耀,心說蕭大師對他真是非同一般,一個玄門大師,居然因為他皺了一下眉頭,還要結合一些類似“科學”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