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八經的生意人?!?
“我已經決定不賣了?!崩咸軋詻Q,看都沒看濮杰。
余耀快走幾步,將老太太送出門,卻并沒有多說話。
“哎?這老太太到底怎么回事兒?”返身后,濮杰點了一支煙,臉帶郁悶,“這不是好東西吧,上桿子吹牛;這帶好東西來的吧,突然又不賣了!”
“挺有性格。她一說咱們這里不合適,我就知道不可能勸回頭了?!庇嘁颤c了一支煙,“算了,不賣有什么辦法?哪能筆筆生意都順當?”
“也只能這么想了,真是可惜了!”濮杰又問余耀,“不過,這定窯碗,真有鑲金口的么?沒聽說過?。 ?
“史料上很少提,所以很多行里人不知道。不過我之前在圖書館看過一本《宋兩朝供奉錄》,里面提過‘金扣’、‘銀扣’的定窯器,雖只是一筆帶過,但說明是有的?!?
之前提過,宋代定窯瓷器有個特點,和其他窯口都不同,就是有一段時間是“覆燒”——碗口朝下扣著燒,如此一來,碗底不露胎,但是碗口一圈露胎,有一圈澀口兒。
燒成之后肯定是要修磨的,但是再修也不如釉面光滑,所以宋徽宗認為“定器有芒不堪用”。
解決“不堪用”的辦法,是新開了一個窯口,加大御用瓷器的供給量。這,就是汝窯。
所以,有些人并不知道,定窯碗曾經有過“金扣”、“銀扣”的御用器。
其實,不堪用的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碗口的“芒”,而是定窯以白瓷見長。
宋徽宗還是喜歡青瓷,這白瓷的東西有一點兒毛病,他就受不了,而且定窯貢奉瓷器上加了“金扣”、“銀扣”也不行,直接新開窯口。
碗口有“芒”是不好用,吃飯喝粥它磨嘴。不過也就是對皇家貢奉的定窯碗以金銀鑲口,既然加了也改變不了使用者的態度,后來又開了汝窯,那這樣的東西估計也就逐漸沒了。
所以,這只碗比一般的定窯碗,是要更珍貴的。
但古玩不是普通商品,想入手好東西,得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才行。而且,古玩買賣上的各種遺憾太多了,不能不想不開,要不然在行里混,那得郁悶死。
哪怕就像這個老太太這樣,有點兒“無厘頭”。
今天是有點兒不爽利,余耀點了一支煙,“算了,走,關門找個好地方吃飯去!”
當然了,也不可能天天都這么不爽利。日子它一天天地過,如奔流的河水一般,有急有緩,有高有低。
很快,便到了鬼眼門傳人相約在天凈山會商的農歷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