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買也得好幾千,攤主還是挺“大方”的。
攤主裝好的東西,余耀要了攤主賬號,直接拿出手機轉賬,貨款兩清。
要不說現在是真方便,以前大額的古玩交易,那非得帶著大量現金或者跑銀行不可,現在各種a,即時到賬。
余耀拿了東西之后,沒有逗留問攤主,現在他是個焦點,早點兒撤出圈子為好,等回頭晚點兒人少了,再回來問兩句不遲。
兩人迅速離開攤子,轉出地攤區,繞過店鋪區,而后從另一頭又進了地攤區。
在這個過程中,老周自是低聲問個不停。
當聽余耀說這個青花瑞獸盤就是康熙官窯時,不由吃了一驚,“唉!我眼拙也就罷了,這么多人,守著一件真品,居然都漏了?”
“怎么說呢?這里頭有比較復雜的因素。看不透是一方面,他這個價兒挺高,也是個原因。要是三萬六,不是三十六萬,怕就輪不到我了。”
“真品能值一百多萬,三十六萬也是個漏兒。”
“但要不是真品,是高仿,只值個三千六的話,那可虧大發了!”余耀接續說道,“還有被當成托兒的之前的買主,還有他自己也不信是康熙官窯,也都是因素。”
“他自己也不信?嗯,也是,信的話就拿去上拍或者走別的渠道了,哪會在攤子上賣?不說了,歸根到底,還是眼力問題!”
老周嘆了兩口氣,忽又問道,“這個香爐,你好像也挺在意啊!”
“這香爐也是老的。”
“啊?宣德爐?怎么可能?”老周生生站住,不由扯了扯余耀的衣袖。
“當然不是宣德本朝的,這也是康熙的!”
“噢!”老周一拍腦門,“怪不得你說他是一起收來的。”
“這個小胡子攤主,對銅器肯定是外行,一看‘大明宣德年制’,估計是當成現代仿品了。但是清初的戟耳爐,尤其是康熙的仿宣德戟耳爐,那種氣質風度上的韻味,現代高仿是到不了位的。”
“特么的!”老周爆了句粗口,又呲了呲牙,“你這說是陪我來,自己倒先撿了兩個漏兒!還是眾目睽睽之下撿漏兒,哪兒說理去?就這康熙宣德爐,也能值回三十六萬了吧?”
“差不多。”余耀也有些得意,“今兒這運氣是不賴。”
“行了,我看好什么,你可得好好給掌掌眼!”老周意氣頓生,“要是我也能來個漏兒,立馬就殺回汝都去把那件標字斗彩杯給捧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