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劍交到了余耀手中。
余耀細(xì)細(xì)觀看,發(fā)現(xiàn)劍身底部,一面是鏤銀的隸書“貫虹”二字,而另一面,則是鏤金篆書“乾隆御制”。
“氣貫長虹!原來是乾隆皇帝的愛劍!”余耀嘆道。
“聽小余先生的意思,那就是此劍是真品無疑了?”
“除了流蘇,必是全須全尾的真品!”余耀篤定此劍的同時,卻又帶著疑色說出了另一方面“不過,我從未聽說乾隆有過一把名為‘貫虹’的寶劍!”
“小余先生是真正的高手,沒聽說過名目,就能篤定為真品!”唐先生輕拍手掌。
余耀正色道,“這和唐先生說的收藏之道,不謀而合;史料,總是不如文物來得準(zhǔn)確;有此劍實物,能斷代定性,那么就可能是史料上的疏漏!”
“我也覺得是真的,但沒查到正史資料料,卻是不敢定論。”祁長河在一旁笑了笑。
“噢?”余耀看向祁長河,“聽老爺子的意思,看來是搜羅到了一些野史和傳說?”
“算是一個有關(guān)來歷傳承的故事吧。”祁長河抬了抬手,“現(xiàn)在,可以邊吃邊說了!”
還劍入鞘歸箱,三人重新坐回桌邊。
祁長河點了一支煙,正要開口,余耀卻提前抬手,“老爺子,最好正著說。”
“我本也是這么想的。”祁長河點頭。正著說,就是從乾隆說到他們得手,而不是先說怎么得來的。
“據(jù)說這把劍制造完成之后不久,還沒來得及登記造冊,乾隆皇帝就賞給了和珅;后來和珅被嘉慶辦了,抄了家,嘉慶皇帝沒有留下此物,而是賞給了一個王爺。”
“清末,貫虹劍后來流落民間;到了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有人得到之后,獻(xiàn)給了一個地方軍閥。后來這把劍輾轉(zhuǎn)流傳,到了這個軍閥的一個副官的后代手里。貫虹劍在特殊年代沒有被收繳,再后來,這個后代不知什么原因,總之是缺錢,將此劍賣給了燕京的一個古玩商。”
“燕京的古玩商再度倒手,開價很高,卻也沒浪費太多時間,因為港島有個富豪恰恰在京且去談了,一見傾心,沒在乎價錢。此劍,就被他帶回了港島。”
“可不成想,這個富豪在股災(zāi)中破產(chǎn),此劍又流落到港島的一位古玩商手中。這個古玩商并沒有再度出手,還說此劍‘一生’顛沛流離,要好好珍藏。”
“而就在預(yù)展的前一天,我們剛剛從這個古玩商手中拿下。”
祁長河說到這里,算是告一段落,余耀略略回味之后,才問道,“既然他要好好珍藏,為何又要出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