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四匹馬,四位騎士,一女三男。
四個人中,有一個是駐地的戰士,領著人過來接應。
經過介紹,曾旺財得知,這三個人是駐地附近三個村子的代表,相當于村長、街道辦主任一類的職務。
兩個男的叫強巴和尼瑪,沒錯,這就是他們的名字。
重點說一下那位姑娘,她叫艾德雯娜,皮膚很棒,沒有本地人那種臉上的腮紅,顯得很白,重點是她的年紀,十四歲。
一個十四歲的姑娘,能夠當她們村子的代表,這說明要么那個村子不一樣,要么這個姑娘不一般。
曾旺財已經知道了即將開展的工作,這三人以后都會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互相見面后,曾旺財給三人送上一份小禮物。
“強巴兄弟,尼瑪兄弟,你們好!”曾旺財微笑念出倆人的名字,內心卻有很大的不習慣,這邊的人名翻譯過去,意義往往會讓人引發歧義,“兩件小禮物送給你們,讓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曾旺財送上兩把刀,鋒利的小匕首,空間出品。
“艾德雯娜姑娘......”不僅這個名字讓曾旺財覺得像外國人,這位姑娘漂亮的面孔也一樣,“這是送給你的禮物......”
送給艾德雯娜的禮物也是一把匕首,不過匕首上系著一條絲巾,和送給強巴、尼瑪二人的區別開來。
“謝謝你,親愛的兄弟!”強巴和尼瑪扶胸感謝,隨后和曾旺財擁抱,“這是我們送給禮兄弟的禮物。”
一把彎刀,一條哈達,很不錯,很有特色,曾旺財很喜歡。
輪到艾德雯娜,曾旺財忽然死機了,跟這邊的姑娘怎么行禮來著?
擁抱?
曾旺財微微張開雙手,結果對面的艾德雯娜伸出一只手:“曾旺財同志,你好!”
特么的,握手啊!
曾旺財尷尬的握手,隨后收到了一樣讓他十分震驚的禮物---天珠!
宿營之后去駐地交接,隨后曾旺財的連隊駐扎下來,但曾旺財沒有想到,這一駐扎就是一年多......
......
四九城,曾家,晚餐進行中。
飯桌上有一盤煎魚,曾友前下酒的最愛,其他兩樣素菜,主食是玉米面饅頭。
曾友前手邊的茶缸子里面已經放了仨煙頭,此刻他渾然不知的端起茶杯要喝茶。
“誒誒誒,又來了是不是?”陳玉梅拍打一下桌面,“什么毛病?吃飯了還看,以前沒發現,都怪旺財,怎么給你這些東西看,看把你給逼的......”
曾友前尷尬的放下茶杯,再放下手中的材料紙。
自從曾旺財走后,曾友前似乎變了一個人,變得奮發圖強了,他把裁縫鋪的事兒交給徒弟,開啟了中年學習模式。
白天,他會去北大找黃亮,或是去圖書館看黃亮給他找的圖書,或是跟黃亮給他找的“老師”交流。
晚上,他回到家依然不放松,挑燈夜讀廢寢忘食。
像剛才那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所以陳玉梅總會在這個時候吐槽一下遠在不知道哪里的兒子,同時也是思念的一種表達。
曾友前這般拼命,成果十分顯著,他現在已經對世界紡織業有了很深的認知,知道世界上那些紡織品出口大國大致的樣子;他還知道,聚酯纖維紡紗的過程......
他現在重點和黃亮攻堅的是,設備,將聚酯纖維變成紗線的設備。
現在已經有點眉目了,所以曾友前很興奮,更加廢寢忘食,惦記著兒子說的,發明出來棉的替代品之后的情景。
“哎,時間緊啊。”曾友前合上材料紙嘆口氣道,“廠房馬上就好了,旺財把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