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內閣敲定這次科舉名次的時候,京城再次爆發大事件。
‘二張’等收買翰林院閱卷官的消息不脛而走,有鼻子有眼,憤怒的士子們先是沖入了‘二張’的家里,找不到人,將下人痛打一頓,然后又成群結隊的沖入那三個翰林的家里。
這三個翰林官措手不及,兩個翻墻跑了,一個被堵在家里,差點被活活打死,還是順天府衙役及時趕到,才救回半條命。
順天府以‘查案’的名義,將人安置在府內,這才躲過一劫。
刑部的動作比順天府快,將另外兩個翰林給悄悄帶走,同時大張旗鼓,滿大街的要找復社的‘二張’以及可能參與行賄,收買,舞弊科舉的人。
一面是復社內訌升級,各年輕士子的反應激烈,一面又是刑部在京城四處穿梭找人。
明天就要放榜,突然爆出這件事,朝野是一片嘩然,偌大的內閣大院比之前還熱鬧,無數人圍堵要說法,內部的官員也不穩定。
幾千人的科舉,幾百人及第入仕,與已經入仕的這些人關系千絲萬縷,如果有人作弊,搶了他們位置,這一個蘿卜一個坑,壞人前程比殺人父母更甚,誰會輕易罷休?
京城在鬧,內閣大院在鬧。科舉向來是國之大事,舞弊之事不少見,每一次都是軒然大波。
科舉是維系一個國家體制的重要一部分,事關朝廷穩定,深宮里的朱慈烺也坐不住,召見周正,李覺斯,孫傳庭,端起皇帝架子,拿著這件事,好好的發了一頓脾氣。
只要不觸及周正底線,周正還是愿意君臣和睦,認認真真的聽著,做了檢討。
李覺斯,孫傳庭連忙跟著,保證盡快解決,平息非議。
朱慈烺也不得寸進尺,發泄一通,就揮手趕人。畢竟這場科舉里,他也悄悄安排了人。
周正出了乾清宮,立即就在班房里摔杯子,將刑部尚書張四知,侍郎劉宗周給叫到了跟前。
周正看著兩人,冷著臉,沉聲道“剛剛我在宮里,皇上發了脾氣,要我立刻平息非議,給天下臣民一個交代。現在,我命令刑部,在明天張榜之前,給我查的清清楚楚,要是明天還擺不平,本官就拿你們問罪給你們下獄,平息朝野的憤怒!”
張四知,劉宗周連忙抬手,道“下官領命。”
他們兩人對視一眼,真的很擔心,要是外面繼續鬧騰,周正真的會借機將他們下獄——平亂背鍋,鏟除異己,一舉兩得。
周正一揮手,喝退了他們。
張四知,劉宗周出了周正班房,兩人臉色都不好看。
張四知是這件事的謀劃者,之所以不好,是因為沒想到引火燒身,他謀劃的事,還得他來收拾爛攤子。
劉宗周不好看,是因為他也算是復社的隱形領袖,復社突然鬧成這個樣子,他不難看誰難堪?
而錢謙益,李邦華的班房靜默無聲,誰這個時候跳出來,都自找麻煩。
出面的就是擦屁股,還得用手,怎么都得惹的一身屎,十年八年都會有味道!
周延儒沒有出面,只是讓范文景來告訴兩人“元輔的意思,也是要在明天之前處理妥當,切莫再多出事端。”
張四知,劉宗周兩人除了抬手應下,也沒有其他辦法。
兩人出了內閣班房,召集刑部官吏,一面審案,追溯案情,一邊在京城四處抓人。
在錦衣衛的暗中幫助下,‘二張’很快被找到,復社的一干骨干也沒能逃,刑部一口氣抓了四十多人。
連夜突審,天色未亮就審結了。
內閣貼文,‘二張’下獄,削籍。冒辟疆,侯方域等二十多人革籍,禁止科舉,永不敘用。
孫傳庭看準機會,跟著發出官文:第一條,就是取締復社,并禁止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