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外的熙熙攘攘都是粉絲的一片真心,會場里頭,除了拿到內場票的粉絲之外,剩下的人,就是主創、出品、宣發、媒體、嘉賓,再加上來自各大院線的頭頭腦腦,視頻網站的對口部門負責人——一個正經的商業場合,大家目的一致,票房和關注度,換算成人話,就是名利二子。 音樂劇《默》公演的時候,眾星云集,但光從明星來說,還都是季銘的同學校友這一波,再加上幾位親近的圈內前輩。而今天的電影發布會上,嘉賓就不太一樣了,六代導演就來了三位,寧昊、樓燁和賈章柯。上面一代,還有程凱歌一家三口齊至。演員方面,國話人藝的幾尊大神都來捧場,濮中昕、達康書記、廖帆。新晉柏林帝后,王景春和永梅兩位也來捧場。此外,葛大爺和梁影帝夫妻的出席,算是紅毯上的一大驚喜。 主持人是六公主的當家主持井緯,跟何老師。 雖然不見流量,但全都是硬邦邦的人物——這也是宣發方面整個宣傳過程都在試圖強調的部分,《默》是一部有說服力的作品,不是什么網紅爆款,而是基于一群具有強大業務能力的工作人員,創作出來的真正的經典作品。 在當下呼喚老戲骨,強調精工細作的影視觀看背景下,還是有的放矢的。 至少從輿情觀察來說,在熱度保持如此高的前提下,沒有出現很多“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言論——什么“炒的越熱越是爛片”之類的評論,很少見。 當然,這樣的宣傳策略,會不會讓一部分年輕人,乃至對文藝片比較犯怵的影迷,對電影望而卻步,也是無法兩全的事兒。考慮到季銘在青年群體里的號召力,京城文化的決定是很理所當然的。 季銘壓軸進場之后,一圈兒應酬是避免不了的,作為今天毫無爭議的東道主,把客人請來了,當然都招待好。有一部分當然可以由楊如意代為處理,但是今天大部分客人,都得是季銘親自招呼過。 元泉作為主演,今天也是攜夏宇一起出席。 都是圈里的人,京城文化邀請夏宇來,目的明確,兩代威尼斯影帝,再加上廖帆和王景春兩尊柏林、葛大爺和梁影帝兩尊戛納。《默》的發布會現場把六位華人三大影帝聚齊了。 好大一個噱頭。 這么多年,還真就很少有人做得到。為了這個噱頭,宋總是上天入地了,季銘都被他催著找了好些關系,廖帆嘛是國話的同事,也有交情,打個電話就請來了,王景春是通過六代導演的關系圈認識的,他跟王曉帥是老交情了,上次《gq》的時候,跟季銘也有緣分,再加上夏宇是元泉的先生,這三位都能算是季銘找來的。葛大爺和梁影帝,不知道宋總動用了什么關系,不過這兩位在圈里混跡幾十年,各種人情盤根錯節,關系找到位自然也愿意來。 關鍵是,季銘憑此拿威尼斯影帝的電影發布會,是一個不掉分的場合。季銘這個人,更是個不掉分的演員。 …… 夏宇其實不太喜歡這樣的場合,尤其頂著威尼斯影帝的頭銜來參加,只是這一次抹不開情面,元泉對于這次表演也著實滿意,對季銘也打心眼里認可。 不過她也不會拉著夏宇去應酬,有人過來就隨口聊幾句,不過來就坐在那兒等著開始。 眼神倒是一直跟著季銘走,主要是他進來的時候,動靜太大,山呼海嘯的,跟登基了似的。 “季銘看著跟想象中不太一樣啊。” 夏宇跟季銘還真沒有見過,雖然季銘老拿夏老師調侃元泉。 “想象中是什么樣子?” 夏宇沉吟了一會兒“就是比較孤傲?藝術家范兒?不耐煩迎來送往,比較冷硬那種。” 其實夏宇的看法,還是很有代表性的。主要看看季銘的履歷,話劇、電影、音樂劇,沒有一部是“妥協之作”,全是巨大挑戰,一副不把市場和觀眾放在第一位的清高樣子。 但眼前這位紅到發紫的年輕巨星,卻帶著溫煦親切的笑容,真誠地看著對方,專心地傾聽對方說話,而且給予恰到好處的回應,或者是輕笑、大笑,或者是驚訝、感慨,然后以極為妥帖的方式應對著各種夸贊、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