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郝強選擇,他對徐戰和武偉兩位院士都頗有興趣。
他希望向徐院士學習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而跟隨武院士則可以深入航天領域的知識,這兩個方向都是他未來的研究重點。
“哦,說說看,你未來還打算從事什么行業?”黃海洋好奇地問道,“我們原以為你專注于電子信息,未來打算進入半導體領域。
但后來發現,你又涉獵機械、材料、計算機、物理等多個學科,申請了雙學位。”
郝強坦誠地回答:“如果機遇合適,我確實想投身半導體行業,畢竟這是我的本專業。
但這條路太艱難了,沒有幾百億的資金支持和大量的人才儲備,我不敢輕易涉足。
另外,我也有一個航天夢,未來可能會考慮進入航天領域。”
郝強的話,讓現場四位領導沉默了。
幾百億資金支持啊,中大不敢想。
對國家來說,也許資金是小事,最大難題還是人才問題。
國家都難以解決,郝強都敢想。
當然,他目前身家已經上百億元了,幾百億元只是時間問題,要想立項的話,效率肯定比國家立項快,剩下的就是挖人才了。
想到此,他們對郝強更加期待了。
黃海洋沉思片刻,說道:“這么看來,最適合你的院士導師應該就是徐戰和武偉了,看看你想選哪一位咯。”
中大有不少杰青博導,黃校長怕郝強看不上眼,主要是這小子在學術方面太妖孽了,大二下學期就在SCI二區的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了論文,而且還是非本專業的。
再加上未來科技集團的強大科研實力,如果郝強愿意,他可能每年輕松發表十幾篇SCI一區二區論文,產出量甚至超過一般的博士生導師。
更不用說他還擁有多項含金量高的發明專利。
因此,即使撇開郝強的商業成就和知名度不談,這樣一位罕見的天才學生,恐怕一般的院士都會爭相招攬。
成為院士需要終身的成就和一定的運氣,這個目標對郝強來說暫時還太遙遠,別說郝強,就連黃校長都幻想。
而杰青呢,申請難是難,全國每年評選160名左右,如果郝強在獲得博士學位后繼續保持優秀的學術和科研成果,爭取杰青稱號還是有希望的。
至于優青,俗稱“小杰青”,去年中大就有十多人入選,對郝強來說,難度太小了。
因此,能夠招攬到郝強,就相當于未來多了一個杰青弟子。
更不用說,郝強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根本不愁科研資金。
“校長,這兩位院士要求很苛刻吧?”郝強問道。
黃校長微微頷首,回答道:“確實如此,他們與一般院士有所不同。
我先征詢他們的意見,之后可能還需要你參加面試。
不過,以你的能力,這應該不成問題。”
“我明白了,面試也沒問題。”郝強表示理解并欣然接受,“我先選擇徐院士吧。”
校長說他可以任選院士,但他只能代為推薦和游說,無法干涉院士的最終決定。
畢竟,每位院士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專家,堪稱國之瑰寶。
盡管黃海洋身為中大校長,但他本人尚未獲得院士頭銜,他正在為此努力,但競爭異常激烈,難度極大。
“嗯,徐院士比較適合你目前的情況。
至于航天領域,由于國家政策的限制,我預計未來十年內可能不會向民營企業全面開放航天相關制造。
除非你愿意加入國家科研隊伍。”黃海洋點頭說道,“當然,以學生身份拜訪武院士學習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我會向他提及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