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婆婆追問,我說道:“媽,我三姐夫章易陽,還在縣城搞建筑,等我去杏花村時,也一并跟我三姐李蘭說,讓她轉告章易陽,請他幫忙購買一箱玻璃回來。”
任龍見我求人辦事,竟然理直氣壯,禁不住笑道:“哈哈,嫂子,你家大哥李峰,和三姐夫章易陽,是心甘情愿幫助咱們家辦事嗎?”
“呵呵,任龍,這個問題,你就擎好吧!你嫂子我回娘家喊一嗓子,還是好使的!”我自信滿滿的說道。
果然,我的娘家人還真的給我撞臉了,事隔幾天 ,任飛去購買木頭之后,哥哥李峰聽了我的意愿,二話不說,在第二天,便開著他的大汽車,來到我們蒼山村,
載上我們請來的,十余個年富力強的幫工,去了北峰林場,往返了三百余里地,把一整汽車的作樺木拉了回來。
接著,哥哥又去了縣城,把四噸水泥和兩噸白灰,拉了回來,一并送到了新房場。
哥哥李峰送水泥白灰那天,事先我也并不知情,直到他把汽車開進房場,卸完了貨,才進入我們居住的馬號通知了我。
我聽了哥哥的話,特別的感動,“哥,你到這里的時候,為什么不先告訴我一聲,我好給你做點飯吃呀!”
“呵呵,你照顧兩個孩子,哪有空做飯呢!再說我也不餓,好了,你忙吧,我這就走了。”
“哥,你等一會兒,我把你購買水泥和白灰的錢,給你吧!”
“不用,這水泥和白灰,算是哥哥送給你的。”
“這哪能行呢?本來汽車的油錢你都沒有要,這水泥和白灰,你又不能生產,怎么能讓你白送呢!”
“李紅,你就不要跟哥爭了,這輛汽車都是你支持我買的,你蓋房子,哥哥也不能幫你出力,這水泥和白灰,就算哥哥的一點心意了。”
“這____這 ,怎么可以呢!......”
“好了,就這樣了,我這就走了。”
哥哥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待我追出房門外 ,見哥哥李峰開著他的汽車,已經走遠了。
汽車漸行漸遠,直到我的眼淚模糊了雙眼,我才走進房門。
為了建設這三間房子,不僅我的娘家人,在有份熱發份光,就是任飛他們小哥四個,也都在不遺余力的努力著,待他們將沙子,石頭,紅磚等物資準備好了之后。
他們又在本村開火鋸的師傅家,把木頭鋸成了各種專用的材料,然后,又請了一位木匠師傅,將窗戶框門框,全部做好了 。
接著,又選擇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在本村邀請了幾個瓦匠師傅,在廣大親朋好友的幫助之下,幾十個人,在新房場上,經過一天的努力,終于把房子砌平口了。
事隔幾天,又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上了房架子,釘上了瓦條子,覆上了粉紅色的瓦。
接著,又在一個月后,估計四面的墻已經干透了,又在我們鄰村,雇傭了兩個成手瓦匠,把房子裝修完了。
最后,當三姐夫章易陽,親自開車,將一整箱玻璃送來,便又請來一位,會割玻璃的師傅,把三間磚瓦房的玻璃,全部安裝完了。
當一切準備就緒 ,又選擇了一個良辰美時 ,我們全家一起行動,把我們得全部家當,搬遷到了,這個夢寐以求的新居了。
也就在我們搬進新房的同時,任龍和肖月盈一家,也搬進了我們倒出的,那兩間房子里面了。
這樣一來,等任澤結婚,就又有新房子了。
這種現象,在那個時代,對于我們農村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必須經過的歷程,他就像一棵大樹,在大樹根系的滋潤下,枝杈茁壯成長,直到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這個比喻,看似有些牽強附會,可是,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