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越說思維越清晰,“氣滯會在人體產生擁堵,只要堵了就很難散開。當然氣滯不單單是氣這一層面的擁堵,時間久了相關的東西也會擁堵。
就會有癥瘕積聚的可能,而且這種可能性很大。
你的養老院一切都好,但是在情緒宣導上做的不是很到位。這些老人現在的身體問題,我懷疑就是有不良情緒沒有排解釋懷導致的。
雖然檢查看不出什么問題,但是這都是隱患,是病因。這種情況,醫藥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至少我沒有好的藥劑能解決這些隱患。”
張瑞此時在張三身上居然感受到和楊老身上類似的一種威壓,很淡很輕,轉眼即逝。但是很清晰。
他對張三的話有些好奇,“什么是癥瘕積聚?”
“你可以理解成腫塊。”馬叔搶答,他能聽懂張三的一些話,但是不懂其理。
張瑞登時被這個詞嚇到了,“這么夸張?我理解你的意思,就是要想辦法讓老人保持心情愉悅,有不開心的事及時宣泄出來不要積壓在心里,對嗎?”
“差不多吧。”張三點頭,“我們總說身心健康,就是指身體和心理都是健康狀態才是真的健康。
而不是去醫院檢查一下沒什么毛病就是健康。”
“我媽和這幾個今天檢查的女性都是心理有了問題,沒有得到宣泄和開解?”張瑞心里還是疑惑。
他很難理解自己母親怎么會有心理問題。衣食無憂,還有這么多老人陪著。要知道這個養老院的出處就是他希望多些人能陪著自己母親。
“按照早上這個比例,這種情況的人不會少。當然,情緒之說也是我的一家之言,很多都是猜測。
她們身體檢查一切正常,但是又都出現了不舒服的表現。我就往這方向多想了一些。”張三向張瑞解釋。
“那你說該怎么辦?總不能給她們專門找個心理醫生吧。“張瑞盡管有懷疑,但是又不得不信。
“我不知道,這些該是你去考慮的。”張三向他坦言,“我只是覺得他們可能是太安逸了,或者是太無聊了。”
張瑞點點頭若有所思,他決定回頭找母親談談這事。
張三把自己提醒責任盡到就不再多說了,對此他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他只是從黃帝內經里道法自然的角度剖析了這一種可能。
至于是否正確,他沒有能力去驗證。或許張瑞能想到好的辦法也未可知。
交談之后,馬叔回了鎮子。他的中醫館既然重新營業就要有一個負責的態度,至少半天是要有人守在那里的。
張瑞引著楊老和張三去了專門給他們安排的午休房間之后就急匆匆的走了。
張三沒有去自己的房間,而是和楊老進了同一個房間。早上這半天時間楊老可是很少出聲,現在應該有話要說。
屋里陳設簡單,但并不簡陋。楊老坐在沙發上示意張三也坐下,開口問他,“怎么會突然想到不良情緒這個概念?”
“我也是瞎猜。”張三向楊老直言,“百病皆有因,既然不舒服總要有個原因吧,我就想到了您上次說的醫道和德的問題。
雖然您說的我不太懂,但是總覺得您說的那些好像是和佛門的因果有些相似。”
他對楊老上次談話說的那些一直不解,早就想再次向楊老請教了。但一直不便,今天正好是一個機會。
“沒那么玄幻。”楊老呵呵笑了,“你今天提起的這個,其實在中醫兩千年歷史里一直有在強調情緒致病的重要性。”
他沒有掩飾對張三的欣賞之情,“這其實是醫道的思考角度了,情緒有很多種,但只有你說的這種長期的嚴重的無法釋懷的不良情緒會導致人體病痛。
你對這種不良情緒的分析我認為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