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連很多入圍了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文藝片票房也不怎么樣。
“沒關系的,楊姐。拍電影又不是只為了票房。”蘇靈溪正色道,“在華國內地能夠賺錢的高票房電影只有商業片,但總不可能每個演員都只演商業片。”
演電影,可以是為了賺錢,也可以是為了表達,更可以是為了拿獎。
《薔薇刺》是以上世紀港城為背景的電影,據她所知,金像獎近年來尤為偏愛此類題材。
雖說她不是港城人,想拿金像獎難上加難,但是不試試怎么知道呢?
她不是那種還沒開始就會認輸的人。
楊茜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你能想通就最好了。”
阮棠說的果然不錯,這孩子年紀輕輕,野心倒不小。
她之前在其他公司的時候也帶過幾個新人,年輕人的心思總是比較浮躁,覺得拍戲就是為了掙錢,為了過上好日子。
其實想法本身并不錯,但這種想法往往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態度和挑戲標準。
因為想賺快錢,所以不樂意拍那些拍攝周期長且片酬不高的正劇,只想著拍綜藝和偶像劇,來錢快又能有高人氣,也不需要多高的水平,有時候靠著一個表情就能演完一整部戲。
有些人就是這樣在一天天流水線一樣的工作里磨滅了自己的靈氣。
而蘇靈溪不同,她雖然還不到二十歲,但眼光已經能夠看得很長遠了。
錢只是暫時的,好口碑和拿到手里實打實的獎項才是硬道理。
和圈外人想象得不太一樣,演員其實是個很需要耐心的工作。他們總是在各個城市偏僻的片場里進行日復一日的拍攝,每個鏡頭至少要反復拍三遍,因為導演不僅需要挑出最好的那一遍,還要切換不同視角去拍。
NG次數多的,有可能一整天下來只能拍完劇本上的一頁紙。
除開電影上映前和熱映時的高強度曝光期以外,蘇靈溪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是這么過的——她甚至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兼顧學業。
楊茜還聽佳佳提到過,說她有時候下戲回酒店還要強撐著完成作業再睡,看著很讓人心疼。
然而即使是這樣,她也從來沒在她們面前喊過一聲累,只是偶爾會在坐車移動的間隙默默打個盹。
楊茜恍惚間以為自己看到了二十八歲的阮棠。
一樣堅韌,一樣年輕且野心勃勃。
【文中出現的金像獎以及金馬獎屬于私設,現實里這兩個獎非常卡地域,女主肯定是拿不了的。】
她靠禍水系統制霸娛樂圈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