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雖然全稱是寶島電影金馬獎,不過在金像獎不接受純內地班底,金雞百花又不爭氣的情況下,理所應當地成為了現在華國最權威的獎項。
總體來說還是香江、寶島人玩的。
不對,要是寶島電影人自己能玩下去的話,也不會找香江一起玩了,真要是自己玩,沒有香江電影人一起的話,金馬獎早死了。
他們兩伙人也不是次次都那么融洽,也有不開心的時候,不過比內地電影人開心多了。
從00年到現在,11年了,過去11年的金馬獎,只出現過三位內地影帝,三位內地影后,最佳導演更是一個沒有。
01年劉業和秦海茹這對老同學包攬了影帝影后,08年張翰宇拿了一次影帝,06年周汛拿了影后。
再然后就是去年,黃博和李彬彬時隔九年再次包攬影帝影后。
黃博那次是雙黃蛋,和張佳輝同時拿的。
這就牽扯到金馬獎的潛規則了,金馬獎給內地電影和演員發獎,通常會隔兩三年發一次,不會連著來的。
08年影帝給了張翰宇,按慣例09年就不會給內地男演員了。
但是,最終的投票,確是黃博8票,張佳輝7票。
這怎么行,真要給黃博了,那不就打破慣例了嘛。
于是,重新投票。
沒錯,總票數是奇數的金馬獎最終投票是可以重新投的,前提是兩個提名者投票接近,并且有三分之二的評委同意重新投票。
10名評委同意翻案、重新投票,這次變成了黃博7票,張佳輝8票。
支持黃博的評委又要翻案,要求重新投。
不知道是哪個反骨仔變來變去,每次不是黃博多一票,就是張佳輝多一票,扯來扯去的。
寶島、香江、內地影評人僵持不下,爭了一個小時,投了七次票,最后還是西影廠的老廠長吳天名提議,要不就來個雙影帝。
皆大歡喜,十年來終于有了除梁超偉、劉德樺、郭富成、黎名之外的第三個香江金馬影帝了。
寶島方面雖然讓內地演員連續兩年拿了影帝,但最起碼不是獨享。
也沒辦法,那年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他們倆之外,競爭對手就是吳晏祖和一個第一次演電影的寶島演員。
影后也沒什么好說的,李彬彬、周汛、袁荃,全是內地人,第四位倒是寶島演員張蓉蓉。
就是那個《妖貓傳》里演楊貴妃的女演員,這片子厲害,不說別的,畫面能做到那個水平的導演肯定不是一般人,國內根本找不出幾個。
雖然袁荃、周汛先后被淘汰,不過最后李彬彬也是以巨大優勢在和張蓉蓉的爭奪中勝出,拿到影后的。
其實不看這些細節,李謙都知道金馬獎的想法。
內地演員拿影帝影后,偶爾還能有,反正拿獎的也大多都是香江、寶島導演的片子。
一大批知名導演,是香江和寶島電影的基本盤,是不可能扶持內地導演的。
電影行業,國內的制度而言,導演才是最重要的,是主導一部電影的人。
明知道不可能拿獎,李謙也不可能大老遠跑一趟。
這個年輕主持人問起來了,李謙想了想,如實說道,“沒錯,我之前的三部電影,都沒有報名過金馬獎。”
“那是為什么呢,李導能說說嗎?”主持人郭薇立馬追問。
“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
李謙搖搖頭,“風格不合適吧,我的電影不符合金馬獎評委的胃口,也就不去湊那個熱鬧了。”
“李導是說,您拍的都是商業片嗎?”
“不,那位金馬獎評審團主席不是說了嗎,寶島和內地喜歡的電影不一樣,社會價值觀存在差異。”
“那您對本屆金馬獎爆冷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