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小插曲之后,電影節(jié)恢復正常。
之后也沒有頒獎了,得等到閉幕式才頒。
后面就是評委會挨個講話,大多都是外國人,畢竟要面向國際的。
雖然魔都國際電影節(jié)是國際A類電影節(jié),但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并不大,而且特點不清晰,獎項又不重要,又不是個好的賣片的電影節(jié)。
李鞍、吳雨森、程凱哥作為華語電影的代表,也說了點什么。
李鞍有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明年上映,投資一億美元的好萊塢A級大制作,絕對是重量級的電影。
吳雨森的《太平輪》也是動靜不小,說起自己這部正在籌備的電影,也是信心滿滿。
“每一個導演心中都有一部史詩,《太平輪》就是我剛開始拍電影就夢寐以求的史詩類型,我希望尋求一個更高的境界。
電影中的三個愛情故事,也是我們?nèi)A國人的史詩,能拍攝這樣一部屬于華國的史詩電影,我很自豪,為之驕傲!”
這話說的,李謙感覺匪夷所思。
要不是公眾場合,李謙真相當面問他一句“你配嗎?”
如果選角沒有改變的話,會有日苯人長澤雅美、南棒人宋慧橋,以及日苯人金成武,六個主角有三個外國人,還是純正的外國人,不是什么外籍華人。
就算長澤雅美演的是日苯人,金成武演的也是日苯軍醫(yī),但是宋慧橋可實打?qū)嵉匮萑A國人。
這也能叫華國的史詩電影?自己國家的史詩找外國人來演,還不是為了東南亞票房。
再說什么才叫史詩,不論類型和投資大小,最起碼要具有典型的華國特色、華國文化,能讓所有華人感到共鳴的電影。
《太平輪》講了個錘子!
就算不說這個,拍《赤壁》的時候吳雨森就說過那是自己希望拍的史詩電影。
之前在好萊塢拍《風語者》,也說是拍戰(zhàn)爭史詩。
現(xiàn)在提起褲子就不認賬了,《太平輪》才是自己一直想拍的史詩,其他都不是了。
渣男!
不過,吹牛嘛,也見怪不怪了。
去年《劍雨》上映之前,因為楊梓瓊主演,被談到了李鞍的《臥虎藏龍》,吳雨森還敢大言不慚地說《劍雨》不會輸給《臥虎藏龍》。
不會吹牛的導演怎么騙投資人的錢呢,又不是人人都像李謙這么老實的。
聽著臺上各種人講話,還有好些不認識的外國人,李謙也無聊的很。
好在開幕式不頒獎,流程就一個小時多點,很快就過去了。
溜了溜了,李謙還得趕出去睡覺呢,明天一大早還得繼續(xù)剪片子。
不過,出口處,記者們早就嚴陣以待了。
偌大一群記者,碰到接連出來的人群,立馬就鎖定了目標。
李謙、馬小剛、樊彬彬、黎彬彬成了記者的重點照顧對象。
之前的戛納電影節(jié),樊彬彬和黎彬彬和相互較勁了一次,一個禮服費用號稱過億,另一個讓卡地亞封店給她挑珠寶,離譜點的通稿都珠寶費用超兩億了。
女星都熱衷于走紅毯,誰都不想被別人壓下去,估計明天的娛樂新聞還是什么雙冰斗艷。
不過,即便作為幕后人員,沖著李謙來的記者絲毫不少。
“李導,聽說《我不是藥神》已經(jīng)殺青了是嗎?”
“半年時間制作完一部電影,李導這次進度這么快是什么原因呢?”
“請問《我不是藥神》還是在賀歲檔上映嗎?”
記者關(guān)心的當然是李謙的新片《我不是藥神》了,哪怕是冷門現(xiàn)實題材電影,只要是李謙拍的,那就是重點中的重點。
只是,李謙可沒工夫去應付他們,這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