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電話亭》絕對算得上懸疑電影里的精品。
雖然懸疑電影是小眾,票房不可能和那些大片相比,不過于東還是派了人去和對方接觸,請來伯納拍院線電影。ii
只是被拒絕了,而且聽說連華陽傳媒和光羨傳媒也拒絕了。
同時拒絕三大公司,接著拍網(wǎng)大,那肯定不僅僅是條件的關系了。
于東也沒有在意,只是讓人注意一下李謙的新電影。
“行了,我知道,星期五提醒我一下。”于東點點頭。
出一個有能力的導演不容易,這部網(wǎng)大于東還是想看看的。
如果口碑、票房再次雙豐收,那不管花多大代價,于東都要把李謙給拉過來。
一次的成功可以說是偶然,連續(xù)兩次的成功,還是在這樣一個年輕人身上,那就不言而喻了。
哪怕網(wǎng)大和院線電影的放映方式不同,于東也要賭一把。ii
差不多的時間,位于東成區(qū)航星科技園的光羨傳媒,王長天同樣得知了李謙的新片《大白鯊》要上線的消息。
初入電影行業(yè),王長天也是野心勃勃地想干一番事業(yè)。
但是光羨面臨的情況科比伯納要困難多了。
去年參與的第一部電影《傷城》被《滿城盡帶黃金甲》擠的沒排片,還被張韋平羞辱了一番。
今年投資的兩部電影《導火線》、《鐵三角》還沒上映,而且這兩部片子都是伯納主控的,光羨并不占主導。
也就是說,今年光羨還沒有一部真正自己主控的片子。
港片是伯納的自留地,國內能賣票房的導演,加上北上的香江導演,基本上都有了合作方,光羨想插一杠子太不容易了。ii
可以說王長天比于東還要重視李謙,畢竟光羨現(xiàn)在除了宣傳渠道之外,啥也沒有,在電影行業(yè)是一窮二白,沒資格挑剔。
“下個星期五到時候提醒我一下,我也看看這部電影。”
對秘書吩咐下去之后,王長天又撥通了旗下光羨影業(yè)總裁張召的電話。
“老張,之前你說的那個李謙,新電影要上線了,到時候你也看看怎么樣。”
相比自己這個業(yè)余人士,紐約大學電影制作學碩士出身的張召才是專業(yè)的,而且他也當過導演拍過片子。
雖然回國執(zhí)導的中美合拍科幻電影《太空劫持》就為他的導演生涯畫上了句號,不過最起碼對電影的鑒賞能力是有的。
而在另一頭的華陽傳媒,制片部副總監(jiān)張軍也發(fā)現(xiàn)李謙的新片要上線了。
不過,和于東、王長天不一樣,他反而巴不得李謙的新片撲街。
“這個李謙,上次連面都不見,這脾氣比馬小剛還大,要是這部電影還大賣,來了華陽之后自己不是要面對兩個祖宗了?”
張軍嘆了口氣,他這個制片部副總監(jiān)叫著好聽,看起來是制片部的二把手。
不過就是給陳國幅的打下手的,能管的也就手下這些人了。
公司里馬小剛拽的不行,他的片子張軍管不到。
而且華陽傳媒內部四大工作室、一個特別小組。
費林、鐘帥、黎雪、周師韋、張思曼、黃峰,六位大經(jīng)紀人,一個比一個都不好惹,他們手下藝人參與的片子,制片部門除了陳國幅之外,他也不好管。
這個制片副總監(jiān)難做啊,張軍原本還希望有個人能和馬小剛抗衡一下,讓他收斂一點。
從上次的情況來看,這個年輕人估計還要狂的沒邊。
張軍上次吃了個閉門羹也有氣,不過只要李謙有實力,來了華陽之后,他有氣也沒用,有氣也得受著。
所以,張軍比誰都希望李謙新片撲街。
撲街了,王忠軍就不會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