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1500斤醬油是6月中旬下的料。
最快要等到9月中旬才能完成釀造。
陶湘玉對那一瞬的降臨,懷揣著滿心的期待與憧憬。
她的青瓦宅邸營造事宜,正如火如荼地推進。
前院、角院、游廊、正房、廂房、書房、耳房、廚房、茅房、柴房、后院、尾院...
無一不在工匠們的巧手下初露雛形。
每一磚,每一瓦皆承載著對未來生活的期許與夢想。
古代的建筑都有一套標準的體系,陶湘玉對此并無他議。
唯獨旱廁大缸茅房,讓陶湘玉心中膈應不適。
冬日里尚能忍受,但夏日一到,那難以掩蓋的糞臭味便四散開來。
雖說她前世是孤兒出身,體會過孤兒院的環境艱苦。
可在有能力改善生活條件的情況下,誰不愿意將日子過的舒坦些呢?
于是,陶湘玉經過深思熟慮。
在尾院犄角旮旯的逆風處,規劃挖建了一個化糞池屋。
她親自指揮幫工們挖掘地基。
并規劃了化糞池的大小和形狀,確保其既能滿足日常需求,又不會過于突兀,破壞院子的整體美感。
為了防止氣味外泄,陶湘玉特意選用了厚重的木樁作為池口的蓋子,并嚴密封合,確保不會有絲毫縫隙。
同時。
陶湘玉還在化糞池周圍種植了一些綠植,以增添生機和綠意。
隨后,她又找人專門燒制了一批陶瓷管道。
這些管道質地堅硬、光滑耐磨,能夠確保下水道的暢通無阻。
在鋪設管道之前,陶湘玉更是細心地考慮到了地下土壤的穩定性問題。
她先讓幫工們用磚頭拱形埋在地下,形成了一道堅固的支撐結構,有效防止了塌方的發生。
最后,當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完成后,陶湘玉開始著手建造便坑。
她原本打算畫一張現代馬桶的圖紙,找陶瓷瓦匠依葫蘆畫瓢定制。
但是想到自己建造流水廁的事情,放在大景朝已經讓人匪夷所思。
不宜再搞出個坐著如廁的稀奇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非議和流言蜚語。
對于那些不理解現代馬桶原理的人來說。
指不定會傳出他們陶家人有什么特殊的習慣與癖好。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此,陶湘玉最后畫了一張簡單的蹲坑圖紙,給到陶瓷瓦匠進行定制,便覺夠用了。
一切準備就緒。
陶湘玉指示幫工們,在宅邸的三處茅房底部鑿開孔洞。
隨后,在陶瓷便池之下接入陶瓷管道,經過兩道彎曲后通向化糞池之所在。
至于沖水之需,最易解決不過,在每間茅房內放置一大水桶及一只水瓢。
如廁完畢,隨手取用即可。
唯一需要留意的,乃是在水桶水位將盡時,及時補充水源。
黃大哥心生敬佩的說道:“陶家大姐,我真是萬萬沒想到茅房竟能被改造成這般模樣,活了大半輩子,今日可算是長了回見識。”
陶湘玉笑著找了個托辭解釋道:“黃大哥過獎了,都說咱們山人自有妙計,我也只是突發奇想而已,沒想到還真成了。”
黃大哥點頭道:“若大景朝的工部官員們都能如陶家大姐這般獨具匠心,何愁旱澇天災呢?”
陶湘玉連忙擺手:“黃大哥,這話可不興亂說,我何德何能與工部官員相提并論。
要是被有心之人聽去,我可要吃不了兜著走哩。”
“王天寶說的沒錯,陶家大姐你冰雪聰明,當真是個能人!”朱村長聞訊走來,也附和著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