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雪背著背簍走到牛車附近時,發現除了不坐牛車回去的柳大娘和張映春外,早上坐牛車來鎮上的幾人,都已經到了。
一位眼尖的嬸子,看到劉婧雪遠遠走來,叫道,“劉知青回來了,就差你一個了。”
劉婧雪笑著道,“是我來晚了,累大娘、嬸子們久等了。”
“不晚,不晚,還沒到平時回去的點呢。”,有位大娘擔心劉婧雪不好意思,連忙安慰道。
素芬嬸看著劉婧雪走來,笑著扯開話題,“小雪,你速度挺快呀。
咱們才剛到這沒多久,你就從供銷社、糧站買完東西回來了。”
之前在供銷社不遠處碰到的一位嬸子也道,“是啊,小劉知青,你這速度確實快。
你就沒有供銷社多逛一下。
你看咱們幾個,就在供銷社逛了不少時間。”
旁邊有位嬸子笑話她,“看你也沒買什么東西,光在那里逛了。”
被打趣的嬸子也不生氣,理直氣壯地道,“花東西不得花錢呀。
有那錢,我好好存著,以后給我兒子娶媳婦不行嗎,干嘛要花出去。
再說,供銷社也沒規定,不買東西不準在那里逗留。
我看看難道還犯法。”
她斜瞥了一眼,笑話她的那人背著的背簍。
“你還說我,你自己不也是沒買什么東西。
你在供銷社那花的時間,也不比我少。
還有臉說我。”
被懟了回去的嬸子也不生氣,笑笑,“就許你在那閑逛,就不許別人多看看了。
不過你家小子,現在還不到十歲吧,你現在就想著給他存錢娶媳婦了。
你就這么迫不及待要當婆婆了,未免也太性急了些。”
“嗨,小孩子嘛,見風長。眼下看著還小,一眨眼工夫就長大了。
就咱們在地里刨食,一年到頭也攢不了幾個錢,不趕緊準備起來,等他到了年紀再準備,那不就抓瞎了。”
旁邊大娘贊同地點點頭,“桂花這話說得實在。
你看看現在的小年輕,結個婚動不動就要幾十、上百的彩禮錢,還要四十八條腿。
尤其是城里的姑娘,還要另外加上三轉一響。
照這個樣子,娶個媳婦就要好幾百塊錢,咱農村人哪里弄這么多錢呀。”
大娘這話,引起了在場大娘、嬸子們的認同,眾人紛紛出言力挺。
“咱們那時候,結個婚,就胸前戴多大紅花,抱著自己的換洗衣服,就到婆家了。
連身新衣服都沒有,彩禮就幾斤糧食。
就這樣結了婚,這么多年,日子不也都過下來了。
哪像現在的姑娘這么金貴,結個婚要這要那的。”
“我家兒子已經到了年紀了,我正發愁,那彩禮、結婚的錢,要怎么來呢。”
“咱們農村人,哪家不是新媳婦進門,要打很多年饑荒的。
也不知道那些姑娘怎么想的,要那么多彩禮錢,等過了門,還不是要她一起還。”
“這種事情哪是人家姑娘能決定的,都是家里爹娘要求的。
遇上疼閨女的人還好,彩禮不說一分不少地帶回來,也能回來一多半,陪嫁也豐厚。
遇上那些喪良心的,彩禮一分不給閨女帶到婆家不說,連陪嫁也沒有。
這種人家的閨女,嫁到婆家,能指望婆家給她好臉色。”
有大娘看向一旁不說話的吳素芬,“素芬,你家桂英就要相看人家了,你家打算要多少錢的彩禮,又會給她些什么陪嫁呀。”
這些人剛才還在那痛批嫁姑娘的彩禮要多了,吳素芬又豈會在這當口說自家要多少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