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難道我們就不能采用另外一種方式發展半導體行業嗎?”
“我知道,雖然目前最先進的芯片是英特爾芯片,但是市場上銷量最大的芯片卻是和更加古老的8080等芯片...”
“難道我們不能通過生產這些主流芯片,來獲得生存空間,發展國內的半導體行業嗎?”
“至于光刻機,我們自己的雖然不行,也買不到最先進的機器,但是尼康和佳能淘汰的二手機器應該還是能買到的,在工藝上,生產這些芯片應該沒問題吧?”
“而且現在國內電子行業發展程度還比較低,正是這些低端芯片大顯身手的時機...”
劉川有些不甘心的問道,后世中芯國際就是這么做的,雖然制造不出最先進的7nm、5nm制程CPU,但是憑借“落后”的14nm、20nm制程,也成功活了下來。
聽著劉川的話,張如京眼神中充滿了一些贊許,這個年輕人果然還是有些東西的。
“劉先生,你的想法很好,這也確實是一個發展國內半導體事業的好途徑,但是核心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人才!國內人才嚴重不足!”
“即使是這些老芯片,要想商業化,想要擁有競爭力,也繞不開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晶圓廠,而建設一個晶圓廠并不是幾十個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人才來共同完成...”
張如京說完靜靜的看著劉川,他說的已經很明白了,現在阻礙國內半導體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才。
沒有人才的積累,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都是不能實現的空中樓閣罷了。
而人才的培養和積累,是需要時間的,并不能一蹴而就。
劉川也接受了這個事實,原本還想自信滿滿的邀請張如京提前回國發展,現在看來這個計劃是落空了。
看著有些失落的劉川,張如京不由安慰起來:“劉先生,別灰心,我也一直在關注著國內的情況,雖然目前國內條件還不成熟,但是現在國內發展迅速,那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劉川點了點頭,確實不會太遠。
兩人開始閑聊起來,雖然年齡上差了十幾歲,但是因為國產芯片的共同話題,兩人越聊越是親切。
與前世一樣,現在的張如京也一直心系著華夏,劉川這個穿越者對于芯片未來發展的一些見解,更是讓張如京嘆為觀止。
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西沉,在共進一頓晚餐后,劉川就帶著遺憾悄然離開了達拉斯。
回到家的張如京則坐在書房,連夜把劉川留下來的國內半導體行業報告詳細的看了起來。
直到太陽再次升起,張如京才小心翼翼的把資料收了起來。
“唉...有如此基礎...現在放棄真的太可惜了...”
嘆了口氣后,張如京向往常一樣,來到了自己工作的德州儀器,找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邵博士。
“邵博士,這次在寶島建廠的項目,我想在華夏大陸招募一些員工參與進來!”張如京直接說道。
邵博士微微看了一眼張如京,思考一番后說道:“大陸員工嗎?好吧,我會盡力去和公司、還有寶島甲方申請的。”
張如京聽到邵博士同意了自己的請求,稍稍松了口氣。
自己現在能做的只有這些了,盡力多為華夏大陸培養一些芯片人才...
當張如京竭力為華夏半導體事業努力之時,劉川也做出了決定,雖然目前還不能在華夏建廠生產芯片,但是芯片設計研發工作卻不能停止。
每年1000萬而已,即使10年沒有成果,只能停留在紙面之上,劉川也愿意花錢養著這個芯片團隊。
于是在劉川的授意下,剛剛成立的神龍科技公司,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