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馬達和蓄電池都要這么大的量?小伙子,你老實交代,到底是干什么的?”
大嬸驚叫一聲抬起頭來,臉色嚴肅地看著陳國泰,充滿警惕地說道。
“同志,我的介紹信上寫得明白,我是海岱省靈江縣農機廠的技術員啊。我們廠研制一種新產品,在靈江縣買不起配件,所以才派我來津市采購。這次我除了采購馬達和蓄電池,其它二極管、三極管、電容電阻也要買不少呢。”
陳國泰哭笑不得地解釋道。
“原來是研制新產品。我就說嘛。”大嬸的臉色緩和下來。
不過下一刻大嬸又皺起了眉頭。
“小伙子,還是不行。馬達和蓄電池都不是消耗量太大的東西,我們都是小批量進貨以防積壓。你要的馬達可能夠數,但這進口蓄電池卻遠遠不夠。蓄電池別說進口的,就連國產的也絕對不多。”大嬸接著又說道。
“是嗎?”陳國泰臉上頓時露出強烈的失望神色。
知道這個時期的生活物資無比匱乏,卻沒想到工業產品也是如此稀缺。
“小伙子,你要真想解決這個問題,恐怕得去和我們供銷社負責采購的孫金孫科長親自談一下。他如果愿意支持你,就可以馬上幫你向生產廠家下訂單。不過這里又有一個問題,你要的馬達是國產的,隨時可以下訂,但進口蓄電池的配額卻是被限制死了,很難有多的。”
許是看一表人才的陳國泰比較順眼,大嬸難得地就給陳國泰提出了建議。
“謝謝售貨員同志的提議。進口蓄電池數量不夠的話,我們用國產的替代其實也行。那么請問該去哪里找孫科長?”
陳國泰想了想說道。
用國產蓄電池雖然要少蓄100瓦時左右的電量,影響卻也不是太大。
“孫科長在四樓左邊樓道靠右手第三間辦公室。”大嬸爽快地說道。
“謝謝......”
......
“你說你們要研制一種新產品?我可以知道是研制什么東西嗎?”
孫科長辦公室里,中年人孫金把陳國泰遞給他并幫著點燃的‘中華’,狠狠地吸了一口,然后再才著帶著稚氣卻儀表堂堂的陳國泰,頗有點好奇地問道。
“這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孫科長當然可以知道。我們廠是要研制電動自行車。”陳國泰坦然說道。
“電動自行車?顧名思義,肯定是用電力驅動的自行車。可是用150瓦這樣的小功率馬達,再加上幾塊蓄電池,就真能讓自行車帶著人自己跑起來?”孫金很不理解。
“我們反復計算過,確實可以。只不過這樣的自行車主要用于單人出行,最多再帶個小孩,不能用于載重。而且電動車只能保持兩個半小時左右的正常行駛,航程在50公里左右。”
陳國泰非常誠懇地說道。
沒有前世的各種輕便材料,鉛酸蓄電池的能量密度也沒有達到前世那種水平,陳國泰設計出來的這款電動車確實只能達到這樣的程度。
“只可惜這個時期連鋰電池的影子都還沒有出現。要不然,造個只具有行駛能力的電動汽車出來也不是不行。”陳國泰心里暗暗嘆了一口氣。
真能整出電動汽車的話,他在這個時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開上四個輪子。
“不能用于載重,這車的使用場景就大大受限了。不過,五十公里的自動行駛里程......這在城里倒也不失為一種好東西......算是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生活。”
孫金摸了摸下巴說道。
“所以我們才希望得到孫科長的大力支持。這車如果真能造出來,孫科長也有一份功勞在里面。”陳國泰趕緊說道。
“哈哈,你這個小同志可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