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清和林婉君坐在咖啡館的角落,柔和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她們身上,帶來一絲溫暖。今天,她們的話題聚焦在了孩子身上,那個在林逸凡忙碌身影下悄然成長的小生命。
“你知道嗎,婉君,孩子最近變化好大。”陳婉清攪動著杯中的咖啡,眼神里滿是溫柔與感慨,“他開始對醫(y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拿著逸凡的舊醫(yī)書翻看,還問我各種問題。”
林婉君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真的嗎?這孩子,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記得小時候,逸凡也是對醫(yī)學充滿了好奇,總是纏著我問這問那的。”
“是啊,有時候我看著他認真的樣子,仿佛看到了逸凡年輕時的影子。”陳婉清微微傾身,語氣中帶著一絲驕傲,“他不僅對醫(yī)學知識感興趣,還特別有同情心。上次社區(qū)里有個小朋友摔傷了,他第一時間跑過去幫忙,還安慰那個孩子,說他爸爸是醫(yī)生,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林婉君聞言,眼眶微微濕潤:“這孩子,真是繼承了逸凡的善良和責任感。你知道嗎,婉清,有時候我在想,逸凡之所以能在醫(yī)學這條路上走得這么遠,除了他的努力和才華,更重要的是他那顆始終為患者著想的心。”
陳婉清點頭贊同:“沒錯,逸凡總是說,醫(yī)學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種人文關懷。他希望孩子也能明白這個道理,成為一個既有技術又有溫度的醫(yī)生。”
“看來,逸凡不僅影響了你,也深深影響了下一代。”林婉君感慨道,“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未來一定不可限量。”
“其實,我也擔心過。”陳婉清的聲音突然低沉了一些,“逸凡工作那么忙,陪孩子的時間有限,我害怕孩子會感到孤單或者缺失父愛。但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逸凡雖然忙,但他總能在關鍵時刻出現,給孩子最堅實的依靠。而且,他的每一次救援、每一次手術,都成為了孩子心中的英雄事跡。”
林婉君伸出手,輕輕覆蓋在陳婉清的手背上:“婉清,你做得已經很好了。逸凡也一樣,他是一個好父親,一個好醫(yī)生。他的努力和付出,孩子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這樣的榜樣力量,比任何言語教育都要來得深刻。”
兩人相視一笑,咖啡的香氣在空氣中緩緩彌漫,仿佛也帶著一絲溫馨和希望。
“對了,婉君,”陳婉清話鋒一轉,“你有沒有想過,將來孩子如果真的選擇了醫(yī)學這條路,我們該怎么支持他?”
林婉君沉思片刻,然后認真地說:“我想,最重要的是理解和鼓勵吧。就像我們支持逸凡一樣,無論孩子做出什么決定,我們都應該站在他身后,給他最大的支持。畢竟,這是他自己的人生,他要學會自己走路,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他點亮前行的燈塔。”
陳婉清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沒錯,無論未來怎樣,我們都會一直陪伴著他,就像逸凡陪伴著我們一樣。”
《林逸凡的醫(yī)路人生》—— 第三十一章:孩子的成長(續(xù))
“其實,我時時候也會想,逸凡這么忙,我們能不能為他做點什么,讓他在工作之余能多一些放松的時間。”陳婉清的聲音輕柔,帶著對丈夫的深深關懷。
林婉君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我有個主意,不如我們策劃一次家庭旅行吧?讓逸凡暫時放下工作,好好享受和家人的時光。這樣一來,不僅能讓他放松身心,還能增進我們之間的感情。”
陳婉清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我們可以選擇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比如海邊或者山區(qū),讓逸凡好好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遠離城市的喧囂。”
“沒錯,而且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一起規(guī)劃行程,讓他也感受到為家庭付出的快樂。”林婉君補充道,“這樣一來,孩子不僅能學會承擔責任,還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