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貴帶著一群半大小子風風火火地跑了過來。他們好奇地看著露出半截身子的紅薯,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洪大貴第一個沖上前去,又是用手拔,又是用鋤頭刨土,忙得不亦樂乎。
經過一番努力,紅薯終于露出了大半截,但還是有一部分埋在土里。
洪大貴興奮地雙手握住紅薯,用力往后拽。
他猛地向后退了幾步,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在地上。而手中的紅薯呢,卻并不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原來以為露出的一大半其實就是紅薯的全貌。之所以這么難拔,是因為紅薯的下邊長著一條長長的粗根。
“切!”看到這一幕,周圍的孩子們也是一陣失望。
洪大貴有些惱怒地把紅薯扔到地上,憤憤不平地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嚷嚷道:“白瞎了我費那么大的勁。”
話音未落,他突然感覺到被踢了一腳,他一個趔趄朝前撲了過去,還沒等他站穩,就聽到他爹洪文氣急敗壞的罵聲:“你個遭瘟的玩意,那可是糧食,是你糟踐的,趕緊給我麻溜地撿起來!”
洪大貴先瞪了周圍捂著嘴笑的幾個小孩一眼,才嘿嘿笑著撿起剛剛扔在地上的紅薯,好像生怕把紅薯弄壞一樣,小心翼翼地拍了拍上面的土,接著把它放到洪文挑著的籮筐里。
他討好地說道:“爹,這不是我剛才挖了個紅薯王你沒看到嘛,就想著再挖一個紅薯王給你瞅瞅,誰知道這個太不中用了。”
洪文聽了,瞪了他一眼,訓斥道:“咋不中用了,這可是能填飽肚子的東西!怎么也比你有用多了,你除了會吃還會干什么?”
洪大貴點頭,連連稱是:“對,對,爹說得對,我是最沒用的。”
洪文哼了一聲,命令道:“還不快去刨你的紅薯,別在這里偷懶。”
洪大貴趕緊拿起釘耙,乖乖地跟在洪文身后,朝著另一邊的地頭走去。
他走的時候,兩只手指放在背后,偷偷比了個“耶”,表示自己成功過關。一旁的馮國立和拴柱等幾個大點的小孩見狀,也都笑著跟在后面跑了過去。
到最后,只留下馮青青這些年紀較小的孩子,大家玩鬧了一會,隨后又開始排成一排向前搜索。等他們搜索完一遍后,婦女們會拿著小釘耙再仔細檢查一遍。即使這樣,在犁地時還是會發現有遺漏的紅薯。
紅薯沒有糧食值錢,所以種植數量并不多,以前都是種在地的邊邊角角,或者一些位置不好的地塊,所以很快就收完了,大家又開始加緊種冬小麥。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氣溫也開始下降了。
幾個月轟轟烈烈的煉鋼運動,在上交了幾次任務后,大家的熱情也消退了許多。糧食收成不好,扣除要上交的公糧,剩下的糧食不多。
這些糧食根本無法支撐到明年夏收,因此大家又開始四處挖野菜來填補空缺。食堂的飯菜供應也從三餐減少到了兩餐,大家吃不飽飯,自然也就沒有那么大的干勁了。
公社下發的煉鋼任務也不像前兩個月那樣緊迫了,畢竟一個村子的資源有限,上哪里找那么多鐵。聽說可以從石頭中提煉出鐵來,于是大家就上山背石頭,將其砸碎后放入煉鋼爐中高溫煉化。盡管提煉出來的鐵非常少,但聊勝于無。
各個生產隊都是這樣干,大家的任務都完不成,公社也沒有辦法。
現在村里人輪流著去煉鋼,其余人上山采摘野菜山貨。這次采摘,大隊長并沒有強調要上交,所以大家都默認背回自己家。
糧食短缺,冬季也沒有野菜,大家心里清楚,這個集體食堂也快維持不下去了。
馮青青被馮母背著,馮父輪流背馮拴柱和馮國良。一家人跟著人群朝山上走。
平時的時候,山上的東西可有可無,現在平地的東西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