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馮父從雜物間的袋子底下拿出的鍋,馮國良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不解地問道:“鐵鍋難道也怕冷?跑到雜物間里來了?”
馮拴柱也是一臉認同。
“噗呲!”馮母忍不住笑出聲來,這小孩說話咋這么有意思。
馮父扶額:“明年拴柱就要七歲了,趕緊把他送去上學?!?
馮拴柱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興奮地問:“爹,我真的可以去上學了?”
馮父點點頭,肯定地回答:“能,明年就送你去學校?!?
得到馮父的肯定答復后,馮拴柱高興得跳了起來。
馮國良看了看馮栓柱,不明白有什么好高興的,上學就沒法玩了,不過反正不是讓他去上學,他現在比較關心的是另一件事。
于是,他又轉頭看向馮父,一臉天真地追問:“爹,你還沒告訴我,鍋為什么會跑到這里來,還有它結的新鍋呢,是不是也在這里?!?
話落,他就開始朝袋子底下扒拉,嘴里還嘟囔著,“我在找找,新鍋肯定藏起來了?”
笑了一會,馮母才拉著三小只耐心解釋:“鍋是由鐵制成的,不能像我們地里種的菜那樣長出新的來。它也不是自己跑過來的,而是我把它拿過來的。
鍋如果長時間埋在地里,就會生銹,而生銹后的鍋就不能用了。所以娘才把它拿回來的?!?
聽了馮母的話,馮拴柱和馮國良臉上滿是失望,馮青青卻是恍然大悟。
估計這口鐵鍋早就被馮父馮母發現了,她不禁感到有些懊悔,埋怨自己只記得埋鍋,卻忽略了鐵鍋埋在地下會氧化生銹的問題。
看來這腦子長時間不轉,也要生銹了!
還好馮父和馮母及時發現了,否則這口鍋可就白藏了。
既然鍋的事情已經公開,煉鋼也告一段落,馮母便大大方方地將鐵鍋取了出來,放在了灶上。
一直使用罐子做飯實在太不方便了。當天中午,一家人就吃了一頓野雞蛋炒白菜。下午,馮父和馮母開始收割菜地里的白菜和蘿卜,馮青青三兄妹也跟著在菜地里幫忙。
馮父扒開紅薯秧下面的壟溝,發現紅薯藤下只結了一兩個小小的紅薯,他忍不住嘆了口氣:“這些種得太晚了,都下雪了,估計也不會長了。過一會兒,我們就把它割掉,送到羊圈里去,這樣還能記點公分?!?
馮母聽后默默地點了點頭。
馮青青一聽不樂意了,她立刻跑到馮母身邊,急切地說:“娘,我可以……”
話未說完,馮母也顧不得手上臟,一把捂住她的嘴。她緊張地環顧四周,直到看到兩個兒子正抱著蘿卜走進雜物間,她才松了一口氣。
接著,她壓低聲音哄道:“青青,乖一點。”
看到馮青青乖巧地點了點頭,馮母這才放心地松開了捂著女兒嘴巴的手。
她又吩咐馮拴柱和馮國良把地里的剩余的蘿卜抱進雜物間,才抱著馮青青回了屋內,馮父也跟在后面。
馮母抱著馮青青坐在凳子上,慢慢地和她解釋:“青青,娘知道你有這個能力,但如果使用得太多,會不會對你的身體不好?”
馮青青搖了搖頭,“娘,我睡一覺就好了。”
睡一覺?睡覺也有長有短,馮母記得那次馮青青睡了很長時間才醒,但是地里的是糧食,她也舍不得。
馮母將目光轉向馮父,尋求他的意見。
馮父想了一會兒,蹲下來對馮青青說:“青青,如果你感到不舒服,一定要立刻告訴爹娘哦?!?
馮青青乖巧地點頭。
隨后,馮父便去地里將剩下的蘿卜白菜都搬進雜物間,又帶著馮拴柱和馮國良一起幫忙把蘿卜窖起來。
馮母拿了一個小凳子,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