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后面不到一百米就是山,不高,山后是連綿不斷的大山,這里是山脈外圍,青山綠水環(huán)境不錯,就是去縣城有些不方便。
前世陳景銘生活在平原農(nóng)村,趕上農(nóng)村離婚熱潮,他爸爸出軌離婚,媽媽也氣憤二嫁,他跟著姥姥姥爺生活,好在自己爭氣考上大學(xué)。
舅舅也有兩個孩子,舅媽雖然沒說多少難聽話,陳景銘知道舅媽心里不待見他,打小自己就學(xué)著掙錢,盡量不讓姥姥姥爺操心。
大學(xué)四年除了學(xué)習(xí)還跟人合伙做生意,畢業(yè)后就有能力買了一套房子,又和同學(xué)一起創(chuàng)業(yè),眼看就要小有事業(yè)結(jié)果飛機(jī)失事了,唉…
人影晃動,陳景銘回神,陳瑤和姐姐陳曉蕓來到他跟前,“小石頭發(fā)什么呆呀,看姐姐給你帶了好吃的,拿著”。
陳景銘看向她姐手里,一個水煮雞蛋,眼里染上笑意,“謝謝姐姐”。
陳曉蕓笑呵呵道,“小石頭我是你姐姐不用說謝謝的”。
陳瑤看著陳景銘手里的雞蛋咽了咽口水,把頭撇到一旁,小石頭需要吃好的補(bǔ)補(bǔ),不然容易生病。
陳景銘看向陳瑤,這些日子也知道了陳瑤來歷,她是爹娘去看爹的舅舅,回家路上撿來的,當(dāng)時陳瑤一身破爛衣服奄奄一息的倒在路邊,爹撿了回來要不然就讓野獸叼走了。
他奶和大伯娘當(dāng)時就炸毛了,鬧著讓丟出去,家里這么多孩子還養(yǎng)不過來,哪有糧食養(yǎng)別人孩子。
等陳瑤醒來一問,才知道是跟家人走散的,自己流浪了好幾個月了,也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
村里嬸子出主意,見老黃氏鬧得厲害就攛掇道,“不如給你家小石頭做個童養(yǎng)媳,省錢不說還能干活,長大后彩禮錢都省了”。
老黃氏一聽中意了,也不問陳貴山夫妻,通知一聲就把童養(yǎng)媳給定下了。
陳瑤只比陳景銘大一歲,陳貴山夫妻看孩子長的不錯,也同意了,就這樣四歲小石頭有了一個童養(yǎng)媳。
吃過雞蛋又喝了半碗水,陳景銘有些犯困,還是太虛弱了,精神撐不住。
陳曉蕓把他背了回屋里,讓他好好睡一覺,自己帶著陳瑤去洗野菜,準(zhǔn)備中午吃。
陳景銘睡了一覺感覺有了精神,下床走了出去,他姐和他陳瑤做好午飯了。
“爹娘吃飯了”。
高粱面加了少許白面的餅子,水煮野菜放些鹽就是今天的菜了。
陳景銘也沒辦法,也不知道重生到了那個朝代,連油都看不到,想吃油只有豬板油,燈油都是不知道的菜籽做的。
糧食只有小麥,谷子,栗米,高粱,蕎麥,大豆和一些豆類雜糧。
蔬菜聽說有青菜,秋大白菜,蘿卜,豆角,芥菜其它都是野菜了。
收了麥子,下季糧食就種高粱,小米,蕎麥這些秋季糧食。
這里沒有水田沒人種植水稻,他喜歡吃的大米在雜糧鋪?zhàn)永镔u的很貴,他家吃不起。
飯桌上爹娘談?wù)撝N秋糧,陳曉蕓提議養(yǎng)幾個小雞仔,小鴨子,可以的話養(yǎng)頭豬最好,她和瑤瑤可以喂。
王氏有些猶豫,養(yǎng)雞鴨還好可以挖蚯蚓,找野菜,可是豬不同,冬天給它吃啥?
陳景銘開口道,“多準(zhǔn)備些野菜曬干冬天配著麥麩喂,還有,家家戶戶會種南瓜多種些,咱們可以吃也可以喂豬”。
啥?南瓜?
陳貴山道,“小石頭南瓜一到冬天就凍壞了就容易爛,留不住,先養(yǎng)些雞鴨,豬以后再說”。
陳景銘在沒說啥,他太小了五歲還是虛歲,說了也沒用。
抬頭看一眼陳瑤,嗯,雖然他小,可是他媳婦比他大一歲,能干活了。
午飯后都出門干活去了,爹娘去地里翻地,種高粱不用翻地,種小米和蕎麥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