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師父那滔滔不絕的講述,我和道信和尚此時都是聽的十分認真,無不是目不轉睛的盯著我師父。
只見師父此時喝了口水,便繼續跟我講述起了,有關于青丘和九尾狐的記載。
師父說這青丘之國和那九尾狐,具體在山海經的南山經中有詳細的記載。
大致為:基山又東三百里,曰為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之不蠱。
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案,食之不疥。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青丘山的位置在基山再向東三百里處。這座山的特點是南側多玉石,北側多青雘,這是一種可以用來制作顏料的植物。
青丘山上居住著九尾狐,這種九尾狐形狀像狐貍,有九條尾巴,叫聲像嬰兒,能夠吃人,但吃了它的肉可以避免被邪氣侵害。
此外,山上還有一種鳥,形狀像鳩,叫聲像呵,名為灌灌,佩戴它可以避免迷惑。
英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即翼之澤,澤中有很多赤鱬,形狀像魚卻有人面,聲音像鴛鴦,吃了它可以避免得皮膚病?。
我和道信和尚聽了師父的講解,一時間全都陷入了沉思。
我不免在想,我在夢境里所見到的那個青丘,到底和師父說的這個青丘是不是一個,如果是的話,那它現在又會處在華夏的何處呢?
記得上次在那涂山氏的涂山大殿中,涂山王就曾贈予了我一個紅色的九尾狐印記。
涂山王告訴過我,我可以憑借此印記,號令所有的青丘族人幫助于我,只要我能夠在如今的世界中找到他們。
想到這我便迫不及待的問道:“師父,那山海經中有沒有記載這青丘到底處在華夏的個地方?那個基山又在哪里?”
師父此時嘆了口氣道:“唉…這就是山海經這本書最具有爭議的地方,這書上雖然記載著很多的山丘,而且山與山之間的距離也記載的極為詳細,但可悲的是,世人就是無法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它們。有人說是上古時期的大陸版圖,與現在的大陸版圖完全不一樣,山海經所記載的東西,全都是按照那個時期的地勢地貌書寫的,所以我們才完全找不到。也有人說,這山海經記載的世界并不是現實世界,也可能是某個與現實掛鉤的平行世界,反正就是眾說紛紜,目前的一些言論,也不過都是一些猜想,至于那青丘到底在哪,誰也不知道…”
對于師父的這番話,我其實心里也有所準備,畢竟當初那涂山王連華夏這兩個字都不知道。
而且之前道信和尚也跟我說過,我在夢境里看到的那些人和事,甚至有可能發生在三皇五帝之前的時期。
畢竟這華夏二字乃是黃帝統一個整個中原之后,在后續的時代才逐漸命名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年代就真的太久遠了,不光沒有任何的考證,甚至我連那個時代到底是什么概念都不知道。
說句不好聽的,誰又知道在三皇五帝之前,到底有沒有一個時期存在呢?即使有時期存在,那它與后來的華夏又會是一個維度的世界嗎?
這山海經里記載的大多數內容,基本就是三皇五帝和大禹這個時代的內容。
所以,想要從這本書中尋找我自身使命的答案,還是十分困難的,除非我真的能根據山海經的指引,找到我在夢境里見到的一些東西。
比如說找到那青丘之國,或者是那神土大陸,又或者是那些神軍、十二魔神和巫師。
師父此時見我不說話,則是繼續講道:“至于你后面在那古墓里遇到的巫履,基本上就是上古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