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河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從震驚中恢復過來。
他一封封地拿起稿件,仔細地閱讀著。
這些稿件已經不再是當初網友們寄來時的模樣。
而是經過了精心的簡化處理,以便于他能夠快速地瀏覽和篩選。
很明顯,洛瑩瑩已經將所有的稿件都看過一遍,并對其中的重要信息做了記錄。
每當林清河拿起一封稿件時,洛瑩瑩便會在一旁詳細地講解。
這樣一來,林清河全程瀏覽的時間大大縮短了。
很快,一個故事引起了林清河的關注。
寫信的是一位母親,她替自己年僅 18 歲的女兒寫下了這封信。
這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卻每天在學校里都趴在課桌上睡覺。
由于這個原因,她多次被老師叫家長。
然而,父母并沒有責備孩子,只是希望她能好好休息。
但是當孩子回家后,總是默默地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泣。
一開始,父母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孩子學習壓力過大導致的情緒波動。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漸漸察覺到事情并不對勁。
因為孩子哭泣的頻率越來越高,而且每次都是那么傷心欲絕。
父母看著日漸消瘦的女兒心疼不已。
還以為孩子是失戀了導致心情不佳茶飯不思。
于是兩人找到了老師,希望能從老師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可老師卻告訴他們,孩子在學校里并沒有喜歡的男生。
甚至連關系好走得近的男生都沒有。
這讓夫妻二人感到十分奇怪,孩子究竟怎么了?
更令人擔憂的是,孩子依舊每天上課趴在桌子上,成績也逐漸下滑。
這讓父母開始擔心起她的學習和身體健康。
于是,在一個晚上。
父母倆悄悄地打開了女兒的房門,想要看看女兒半夜在干什么。
為什么白天總是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睡覺。
然而,當他們進入房間時,立刻被女兒發(fā)現了。
原來,女兒根本沒有睡著,正睜著眼睛躺在床上。
父母好奇地問女兒為何不睡覺,女兒回答說自己睡不著。
經過多次觀察,他們發(fā)現女兒不是偶爾失眠,而是經常失眠。
有時候,女兒甚至會在半夜起床洗漱,然后再回到床上繼續(xù)躺著,但就是無法入睡。
這種情況持續(xù)了一段時間。
父母終于忍無可忍,決定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
可是醫(yī)生檢查后表示孩子并沒有患上任何疾病,甚至身體狀況非常健康。
這個結果讓父母感到困惑不解,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解決睡眠問題。
就這樣,父母認為孩子只是單純地不想上學,便狠狠地批評教育了一頓。
然而,事情并未因此得到改善。
相反,孩子的狀態(tài)變得越來越糟糕。
父母被老師叫到學校的頻率也逐漸增加,這讓他們感到非常焦慮和無助。
終于有一天晚上,孩子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她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
幸運的是,家人及時發(fā)現并將她送往醫(yī)院救治。
經過一番搶救,孩子的性命得以保住。
這次事件發(fā)生后,醫(yī)生在了解了孩子的過往表現后。
反而建議這對夫妻帶孩子去檢查是否患有抑郁癥。
盡管二人對這個提議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
但為了孩子的健康,他們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帶著孩子去做了相關檢查。
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