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華夏的遠景,忽必烈想得很深。光靠一個紀弘成虛無縹緲的夢,難道真的就可以建設一個美好的世界嗎?顯然不行。
就說這馬車,據他了解,沒有大宋進入水西的一批能工巧匠,沒有廣西的橡膠樹,沒有玻璃制造的技術的歷史積累,這架性能優越的馬車就無法問世。
制造一架馬車都如此艱難,何況是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當然,眼前的這位少年很關鍵,就憑他寫出這部書,就很了不起,稱之為神、圣人或者先知都不為過。難道他是長生天派來給世人指引方向的嗎?
忽必烈干了杯中酒,繼續道
“老弟,如果你愿意,隨時可以入宮跟朕一起共進晚餐。”
紀弘成笑道
“老哥客氣了,既然如此,哪天想跟老哥聊聊了,我來。”
忽必烈可不是說說而已,他立刻從腰間取下一塊玉牌道
“以后你入宮,不需要宣召,直接出示這塊玉牌即可。”
紀弘成接過玉佩,便小心收入懷中。
“老弟,如果說,你向朕獻上《華夏一統論》,是你建設新世界的第一步,那么朕想知道,第二步是什么?”
紀弘成暗自在心中感慨,忽必烈這老哥沒白認啊,這個時代上哪兒去找這么上道的合作伙伴?
“大哥,要建設一個文明、統一、民主、富強的新華夏,光靠我紀弘成和你忽必烈是不行的,必須萬眾一心。你是這個時代的大哥,能夠得到你的首肯,這件事算是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這第二步,就要得到天下有識之士的認同。我在水西的做法是,建立水西學派,廣收門生,把理想和文明的種子種在他們的心中,假以時日,他們便會成長起來,在各個領域開花結果,華夏新世界,只有華夏人共同創造才能實現。”
此時,兩人都吃完了,便起身走入正殿繼續這個話題。
“弘成啊,其實在燕京乃至于在大元開展你的學問,我不是沒有想過,只是我蒙元的臣子和將領們,都有驕矜之心,讓一個南人來做他們的老師,恐怕他們很難接收,也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我的這些漢人臣子們倒是對你相當崇拜,但只在漢人之間推廣水西之學,似乎又違背了華夏一體的初衷……”
“大哥不必擔憂,我在燕京傳播水西之學,如果開誠布公,當然不合適,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我的想法是,由國子監開辦一個書院,名字就叫做燕京書院。我把水西的書籍贈送給書院,還可命國子監的官員們翻譯成蒙文,甚至是多語種,如此一來,水西之學便可得到傳播。”
“至于蒙元將領們在讀書識字上的短板,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補齊的,那就發揮他們的長處,學軍政,學技術。陛下應該站在華夏大家長的立場上去看問題,要把目光放在百年之后。民間有句諺語,‘父母是條龍,向著哪家哪家窮’,你現在護著他們,甚至不惜為了他們打壓別的成長過快的孩子,當你百年之后呢?”
這番話,算是說到了忽必烈的心坎里。他領教了漢人博大精深的學問,見識到了水西坊的生產能力,他心中戰無不勝的蒙古鐵蹄成了他的心病。
或許他能乘勢統一天下,但想讓蒙古人永遠強大下去,完是天方夜譚,還沒開始劣勢就顯現出來,前景可想而知。
忽必烈表面對紀弘成百般籠絡,但要讓他甘心把蒙古人打下的江山平均分配,還是很難做到。對人的四等分類,這是蒙古人地位的保證,一旦各族平等,他們的統治將會失去根基。
這些忽必烈自然不會說出來,而是表示完支持紀弘成,一定配合他在燕京傳道。等到蒙元學會了神機炮的制造之法,甚至研制出了鐵鳥,內燃機車,那時他忽必烈將再無畏懼。
新華夏要統一,要建設,但要保證在他忽必烈的手中實現,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