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除非有重大活動,忽必烈都躲在延春閣,因為這里有水西運來的鐵爐子。
為了迎接遷都大典,大明宮正在修葺,估計不日即將完工。不過到那時,天起也暖和了,可能就不再需要這鐵爐子了。
燒爐子的石炭是從燕京郊外太行北麓發現的,在過去可不敢在室內使用,因為它有一股嗆人的氣味。現在好了,自從有了水西回風爐,這石炭可勁兒的往爐子里添,燒的開水壺嗚嗚作響。
忽必烈感覺有些熱,便脫下了龍袍,只穿里面的袍子。這時太監樸不花稟報
“皇上,鐸勒貢來了。”
“好,你下去吧!”
鐸勒貢仍然穿著一身黑衣,從后門進來,他見忽必烈沒穿龍袍,便只說參見陛下,沒說那一長串的萬歲。其實在鐸勒貢看來,那還是漢人的禮儀,私底下他跟忽必烈是蒙古老鄉,就不必如此拘泥古板,面面俱到。
“這兩天紀弘成在做什么?”
“這幾天他深居簡出,除了飯后喜歡在庭院里走走,幾乎不出大寧別院。”
“不要大意,一定要盯緊了。具體怎么做,朕就不管了,不過有兩點你必須做到。第一,要讓紀弘成有賓至如歸之感,要讓他感受到我大元對他的愛戴;第二,不能讓他與水西傳遞消息,尤其不能讓他接觸商隊和鏢局的人。”
“微臣遵旨!”
鐸勒貢走后,伯顏就來了。
紀弘成到達燕京,忽必烈出迎的時候,伯顏正在忙于南征的準備,沒有參與。他回到燕京聽說這件事,很是震驚,于是立刻來見忽必烈。
“皇上,陛下,萬金之軀,實在不應該以身犯險。如果紀弘成留在槍里的那顆子彈,對準的不是巴剌瓦赤,而是……哎!”
忽必烈心中何嘗不后怕,不過事實證明,他對紀弘成下的賭注是對的。
忽必烈抬抬手,壓住了伯顏的話頭道
“伯顏,紀弘成此人,志不在小,曾揚言要一統天下。這樣的人其實是最惜命的,也是驕傲的。在他的心里,恐怕朕這萬金之軀,甚至大元江山,都沒有他的小命重要,他明知跑不掉,又怎會與朕換命呢?”
伯顏苦口婆心道
“陛下,我聽說他說了一句話,‘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你看這話說得有多光棍!這樣的滾刀肉臣在戰場上見得最多,實在是最危險的一類人物。皇上,聽臣一句勸,以后萬萬要防著紀弘成下狠手,包括他帶來的那位小丫頭。”
在伯顏的眼中,春蕊十六七歲,可不就是一個小丫頭。
忽必烈嘆息道
“你以為朕就喜歡冒險?實在是把紀弘成弄到燕京來不容易,朕必須早點取得他的信任,朕要爭取他的投靠,或者合作也行。如果我們不能得到神機炮的制造之法,即使占領了大宋,也無法吞并水西,更談不上一統天下。”
伯顏抿嘴道
“既然紀弘成是胸懷大志的人,他又怎會因陛下的信任,就變節投靠我大元呢?除非他是一棵墻頭草。”
“此人的高傲,朕算是充分領教了,在他的心目中,水西并不是他效忠的邦國,華夏才是。他還有一句話,‘功成不必在我’。這聽起來,你可能覺得有點愚蠢,而朕卻認為他雖然幼稚,卻是胸懷廣博,志向遠大。”
伯顏睜大了眼睛,除了太祖,陛下從來沒有這樣推崇過一個人。
紀弘成在別院散步,他表面上閑適平靜,實則心里著急。離開水西的時候,走的匆忙,沒有任何準備,也沒有留下任何話。當務之急,他要向水西傳遞消息,告訴他們自己在燕京,并報平安。
他必須建立起與水西的信息渠道。忽必烈做的沒錯,離開了紀弘成的指導,水西的發展只能原地踏步。他要實現自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