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合臺曾是蒙哥的心腹,雖然他在忽必烈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但畢竟做了水西的俘虜,態度上必須明確鄙視。
“兀良合臺就沒跟你說點有價值的東西?”
鐸勒貢道
“他讓我轉告陛下兩條諫言。其一是,在沒有得到神機炮之前,千萬不要向水西開戰。其二,想要吞并大宋要趁早,一旦水西實力再增強,大宋只怕不再是我蒙元的盤中餐。”
忽必烈沉吟片刻,未置可否,接著道
“他就說了這些?”
“是的,皇上。當時又有水西軍士來,兀良合臺怕我暴露被俘,便叫我離開了。”
忽必烈想了想道
“兀良合臺這么重要的人,水西就看管得如此松弛?”
“陛下,微臣也想過這個問題。似乎水西篤定兀良合臺不會逃跑,也不怕他逃跑,所以根本就談不上看押。那些士兵都不干涉兀良合臺的行動,之所也設置碉堡,恐怕更多的是防范大宋人刺殺兀良合臺,對蒙古人防范不嚴?!?
忽必烈問道
“你認為這是什么原因呢?”
“微臣認為,水西人知道咱們一心想要派人入水西,想要學到他們先進的技術。水西根本不怕我們學,似乎還很歡迎我們派人去。我想,水西的意圖是想要給咱們的人洗腦,把我們蒙古人的想法改變,從而為他們所用?!?
忽必烈還是未置可否,只是讓鐸勒貢退下。他在大殿中又走了幾步,然后道
“來人,讓伯顏、兀良哈阿術進殿見朕!”
不一會兒,伯顏和阿術同時進宮。
伯顏丑陋木訥,不茍言笑,卻自帶一股威嚴的氣勢;
阿術在他父親兀良合臺被俘后,成熟多了。不過他那顆圓圓的腦袋上,一根小辮子拖在后腦勺,看起來還是那么人畜無害。
君臣禮畢,忽必烈便道
“你二人即刻著手整頓兵馬,開春便南下。”
阿術聽說要南下,他救父心切,便立刻領旨。
伯顏卻吃了一驚道
“陛下,三春時節,南方青黃不接,我蒙古鐵蹄向來南下都要依仗他們為咱們備齊糧草,這個季節恐怕……”
忽必烈道
“既然你也覺得這個季節攻宋很是反常,想必他們也預料不到。咱們出其不意拿下大宋,才有資本對水西形成包圍之勢。如果拖到秋天,水西的神機炮數量翻幾翻,恐怕他們就有能力出兵與咱們抗衡,甚至他們把大宋收入囊中,來個沿江對峙,到時候咱們的處境就艱難了?!?
伯顏躬身道
“臣明白了,此戰事關重大,臣與阿術將軍定然力以赴,做好萬準備?!?
春天未到,水西的災荒提前開始了。
南部地區,尤其是剛從阿術手中接手的廣南西路,很多人家已經斷糧。這讓阿術的心里稍微好受一點,等于說不但沒讓水西討到便宜,反而扔了一個大包袱給汝卡阿諾。
好在紀弘成未雨綢繆,通過馬車和大量水西坊貨品,換到了三十萬石糧食。糧食有一部分已經走南路運抵廣西,從木跨澤西也有糧食源源不斷的南運。
但三十萬石糧食,對已有數百萬人口的水西而言,實在是太少了。一旦饑荒繼續蔓延,這點糧食只是杯水車薪。
阿哲又在春熙閣召見紀弘成。
“弘成啊,商隊還在源源不斷向水西運糧,可我總覺得,這上千里路運糧實在是不劃算啊。一百石糧食,從荊湖或者四川運到木胯則西,一路上人吃馬嚼,到了木胯則西只剩下一半。這要是持續到明年秋收,咱們要生產多少貨品才能換到這么多人吃的口糧?”
紀弘成贊許道
“君上所慮甚是,原先我也錯誤估計